第(1/3)页 驱吴吞越,吴王比越王强,越王不可能坐以待毙,必然反抗。 那么该如何反抗呢? 崇侯虎老神在在的望着柱子。 闻仲若有所思,崇侯虎那日拦着他说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 果然如此,看来早在那日,纣王就开始制定战略了。 本来放掉诸侯,就是因为诸侯之中可能有支持纣王的存在。 不多,但是哪怕只有一个两个,只要在关键的时候添把力,足以起到重要作用。 只是在闻仲看来,现在还没有必要急着结盟。 驱吴吞越约莫还得一个月左右才能初见成效,匆匆派出结盟使节根本不顶用,唯有雪中送炭,等到吴越相争才能牟利。 而且攻打鄂顺压根不需要诸侯帮忙,按照兵贵神速的战略直接奇袭就行了。 这是阳谋,哪怕就这么大剌剌的在朝堂上讨论也没事,鄂顺知道也无能为力,他得先处理鄂崇禹死后的乱摊子,突袭太快,根本没能力应对。 可以说,有了兵贵神速的战略,这场仗很容易打,就算纣王执意要亲征也没事,严格按着奇袭鄂城的方式打,最多也就小败一阵,最后还是赢。 这样的话,御驾亲征反而还能增加纣王威信。 但现在确实不是结盟的时机,只会耽误事,南下求的就是一个“快”字。 闻仲憋不住心底疑惑,试探着问道: “陛下是想和吴王结盟?又或是越王?” 吴王?越王? 还没想到,子受支支吾吾一阵:“嗯嗯啊啊,没错。” 真结盟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用使节刺激一下刚回家的诸侯,拉一波仇恨! 不过表面上子受还是非常诚恳地道:“诸卿可否推举一些言善辩之士,朕当亲授符印,委其解我大商腹背受敌之患。” 快点儿吧!给我排除错误选项! “杨大夫能说会道,颇有辩才....” “太颠颇有胆气,为使可展现我大商气魄。” “辛大夫通晓史事,典故信手拈来....” “国师精于口技,仙风道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