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收徒九人-《汉血长歌》
第(2/3)页
王靖摇头道:“我叔叔说,天下百姓依旧只认轩辕家。”
“他说的对,天下百姓都只认轩辕家。”张孝武想了想,随后笑道:“你跟在我身边,难道你想借用我的手替你复国吗?”
王靖摇头道:“不,我只是想跟着你学本事,我会自己复国的,一定。”
张孝武道:“有志气? 很好? 但只要有我在,你是绝不会成功的。”
王靖道:“你二十四岁? 我才十六岁? 将来你肯定比我先走一步,等你不在阳间了? 就没有人能够阻止我了。”
张孝武哈哈大笑,觉得这少年很有意思? 便调他到自己身边做侍卫? 又在军中挑选了八个少年,分别是伊胜、赵孚、司空明、邝义、雷文骞、杏明楼、贡坚、祁远山,算上了王靖,这九个少年组成了张孝武的亲卫? 其中雷文骞年龄最大武艺最高? 是为队正。
九个少年性格各异,其中王靖性格最是沉稳,仿佛天塌下来也不在乎,对于从小失去国家的他来说,应该是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了。雷文骞年虽然最大? 身体武艺最好,但性格活泛开朗? 人缘最好。赵孚年纪最小,却是平日里所有人都不愿意打拳的对手? 因为这小子专门对着别人的下体要害处攻击。脾气最暴躁的便是祁远山,最讲义气的则是杏明楼? 心思最细腻的是伊胜? 最讲原则的是贡坚? 最能吹牛的是邝义,而司空明的性格则是风风火火非常热情,但也经常喜怒无常。
张孝武平日练武的时候会让他们在一旁仔细观看,随后指点他们习武演练,同时也会时不时地教他们兵马和行军布阵之策。除了习武,张孝武还时常教他们为人做事的原则和道理,并且要求他们必须识文断字,看得懂地图,算计得了军需兵力,并且熟悉天下各地风土人情国内国外习俗国情。
九个人中,除了王靖全都是平民子弟出身,但准确的说,王靖的父亲王德跃虽然是吴国皇帝,王德跃也只是一个穷书生,并不算是贵族,王靖小时候便跟随父母经常躲避官府追杀,也谈不上贵族。九个平民子弟能够跟随在张孝武身边学习,自然孜孜不倦如甘如怡地学习着他的一切,虽然张孝武暂时和他们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大德四年年底时候,北夷王果然被拖得不得不派出使者向张孝武提出言和,张孝武道:“你们想怎么谈呢?你们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条件直接说,不要拐弯抹角,我们都是战士,能和就谈,不能和就战。”
北夷使者说:“我们需要你们承认,关东地区未来属于北夷帝国,未来双方永不相互侵犯。如果你们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会将龙门关交给你们,而且承诺永不攻打龙门关。”
兀松、阮清文、萧开、胡立等人纷纷抬起头来,彼此交头接耳小声谈论起来,如果真的将龙门关还给他们,自然是不战而得胜。但张孝武想得更多,如果真的没了北夷人,他将直接面对大德帝。而今大德帝因为青龙军面对北夷帝国对峙,这才并没有倾全力对付他,可是如果北夷人没了,大德帝岂非要对他下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