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李由的选择-《秦时农家女》
第(2/3)页
清秀隶书,一如过去所见,只不过,写得太急,都有些飘了。
………
李由将军,见字如面。如果从扶苏那里论,我该叫你一声大哥。然世事变化无常,小寒也不知道这混乱的身份应该如何称呼别人。想来,我的一切事情孩子们或者茹公主已经对你说过,所以,这些伤心事就不想提了。
今天我是在沙丘的行宫里给你写信。之所以想到你,是因为小寒把将军看作当世的一个伟男子、大丈夫,重情义,有担当。以下所说之事,送信之人不知详情,但无论从哪个角度你应该知道。
首先是,皇上驾崩了,小寒为免于陪葬的命运,自己吃了过多的火硝,以求留在沙丘行宫养病。这件事,先生是帮了忙的,小寒从心底里感谢他。
当然小寒也骗了他。因为小寒怕他不肯帮忙,说身体稍好要来三川郡投奔将军。
将军,小寒骗人,情非得已。因为小寒要分出身来搭救扶苏。
皇上生前不确立太子,忽然离世,身后之事最重要者当是接替皇位之人。这件事,皇上做了,病重之际也不糊涂,他为扶苏即位拟好了诏书。然,蒙毅被派去会稽祈祷山川,余李相、赵高、胡亥三人在侧。
小寒知道的是,诏书被改了,胡亥得意洋洋!
更不幸的是,李相不知什么原因,竟参与了此事。
将军,小寒拿生命发誓,有辱李家清誉的事,小寒绝不会信口胡说。只希望将军难够站出来,在事情还没有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的时候,将军去洗脱它、纠正它!
小寒这样恳求,当然是自私的。因为扶苏没有这样一个位置的庇护,他的命运就是死亡。在将军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命令他自杀的诏书也在路上。这件事,又是真的。小寒要去救他,千难万难,小寒要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将军,让小寒这个外人把先生做的不当之事说出来,肯定让你震惊、羞辱、愤怒!如果小寒是在你的面前,小寒愿意为此下跪,任你责罚。
但是,还是要说出来。因为我相信你,相信你的人品和胆量!
将军,让我们想一想,从古至今为虎作伥的下场!
胡亥与赵高是何等关系!先生若是继续为相,赵高岂能甘居人下,长久蛰伏?唯有排挤李相与冯相,他才能耀目朝堂!
再者,小人得志后首先要做的是,把一同谋事的伙伴清除掉,让秘密永远消失!
再说胡亥位置的取得。即便假诏之事无人知晓,他的上位在诸位兄长看来也是莫名其妙。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体现自己的权威他会怎么做呢?
兄长当然要杀掉,而姐妹就能逃脱吗!
胡亥他本来就是个狭隘、粗蛮、自私、冷酷的人,不是吗?
说句不矫情的话,小寒此刻非常担心茹公主和两个孩子。
以上所说,只是从个人、家族角度所做的判断,国家社稷方面,将军比小寒视野宽广,小寒不需赘言。
将军,小寒以羸弱之躯求你,于国于家,这件事,你都不能袖手旁观。去咸阳阻止先生吧,这件事在宣布新君之前它就不是事实,不是事实就能让它沙弥于无形。先生只是一时执迷,你去劝阻他,既是救李家,也是救国家!
将军的大仁大义,如果扶苏有幸活着,他一定会倾力回报!
如果他不幸死去,或小寒也不幸死去,就容我们来生再报吧!
来生,希望是个干净简单的人生!
尴尬人小寒叩首
…………
李由拿着这封特别的书信久久不语。中断几次,他才能继续阅读。
依小寒的人品和智慧,她不会说谎。
依父亲的性格和心胸,他完全可能做这种事。他一生所得非常不易,他最大憾事,就是兄弟们出息的不多,他总是拿李家和蒙家相比,总说,看看蒙恬兄弟!会不会,因为预期到扶苏上位后蒙家地位的改变,导致了他与赵高合作的冲动?
真是老糊涂了!
扶苏上位后会亏待他李由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