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安子善目光微动,张了张嘴似乎是想反驳他,却没有说出口。 张明教继续沉声道:“而且,你不是找人给你妈培训过企业管理吗,你觉得她不行吗?” 安子善沉默,张明教说的是事实,当初他让吴玉川找的管理专家针对蔬菜基地这种企业模式给张桂云做的培训,那个时候他就发现,自从母亲跨过了识字和写字的大难关之后。 这人生就像开挂一样,专家讲的那些并不通俗易懂的道理,她居然能举一反三的用蔬菜基地中的小事举例子。 培训完之后,吴玉川告诉他专家对张桂云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深表赞赏,安子善也没有想到母亲的改变这么大。 甚至比老爸还要明显,还要快。 她似乎能更快的融入到角色中,现在蔬菜基地的管理似模似样,周末的时候安子善去菜园其实不仅仅是看办公楼的建设进度。 他溜达了一圈,从大棚上贴的一些条文和制度,还有那些菜农的表现就知道,母亲进步太大了。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绝逼是真理。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些改变,安子善也无法相信,当初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会变成现在手底下二十多号人,掌管着种植面积近二百亩蔬菜基地的企业老板。 在家的时候,安子善能感受到母亲的状态,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眉眼带笑,双眸流露的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光芒,那感觉好似年轻了十几岁。 记得前世的时候,他听张桂云说的很多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是我不识个字,我早干大买卖了。” 那时,张桂云经常干一些小买卖,专职种菜那是后来的事情,在安子善的记忆中小学的时候,她曾经做过一段时间豆腐,然后去县城售卖。 她还曾走乡串户,踏遍莲山县的十里八乡收破烂卖。 她一直遗憾的是自己不识字,一直觉得如果自己识字会有大成就。 对,她说的干大买卖,就是有大成就。 安子善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他承认张明教说的有道理,可是他还是不想去做,此时的安子善因为重生归来,有点强迫症一般,固执的认为现在就很好了,不想再让父母多么劳累。 固执的认为,这样是为他们好,这样做就是对的。 安子善没有说话,张明教却又心平气和的说了一句话,在他心里掀起阵阵波澜。 “小善,你现在这样子就像你爸妈的父亲一样,宠着自己的孩子,不想他们遭受挫折,不想他们受苦受累,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他们的一生,想当然的认为这样就是对他们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