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安子善多年的婚姻又遭破裂,父母的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皱纹更深了,每日都紧锁着眉头。 为了帮安氏兄弟分担债务,也为了不拖累他们,年近七十的他们再次迎着烈日寒风跟着建筑队垒砖搬水泥,只是为了那每天五十元的酬劳。 兄弟俩阻止了很多次也没有用,每次他们都答应着好好好,不去了,结果等兄弟俩回了照市之后,他们又上了建筑工地。 子欲孝而亲不待,是痛苦的事情,然而更痛苦的事情是不能敬孝左右,反累他们无法安享晚年,这种痛如万蚁噬心彻夜难眠。 重生这几天来,安子善经常性的神情恍惚,似乎一切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假,好怕这根本就是一个梦,觉得自己严重的缺乏安全感。 他需要一个安全的港湾好好的休息一下,触摸真实的人生,家和父母就是他的港湾,永远都是。 从学校到安庄村的路是普通的黄土路,没有大都市的柏油路,也没有小城镇的水泥路面,一路上尘土飞扬。 四月的天,春风肆意飞扬的季节,尘沙劈头盖脸的扑向安子善。 安庄村的的入村道路是一条单车道的黄土路,道路狭窄,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若是这个时候从村口走到家门口,泥水能甩一身。 到了,安子善远远的看到了那两扇灰木色的大门敞开着,门口一个眼角略带皱纹的农村妇女推着一辆大金鹿。 后座放着几字型菜筐,里面放满了白菜和芹菜,都扎的整整齐齐。 “娘我回来了。” 安子善远远的看到那个熟悉的侧影,激动的喊道。 安子善家的称呼比较特别,正常情况来说,安庄村或者说整个山阳乡的孩子称呼父母,都是爹娘。 对他们来说叫爸爸妈妈那是城市里机关子女,有钱人的洋气叫法。 安子善家也无不同,所以从记忆起,母亲就是这么教自己的,叫娘。 不同的地方在于安子善的父亲,这个在外地务工的男人,他跟着城里人学洋气了。 非要让安氏兄弟叫爸爸,谁说都不行,就是要叫爸爸,用他们母亲比较夸张又写实的话说就是“你们要是叫爹,能要了他的命。” 于是,习惯久而久之就这么形成了,慢慢的长大了,安氏兄弟也习惯了,改不了口了,母亲叫娘,父亲叫爸爸。 曾经他们长大后去到了大城市,后来也曾试图一度改口叫妈妈,可是叫了几次之后,他们自己都感觉别扭的不行,还是叫娘亲切,就彻底放弃了改口的想法。 安子善的母亲,这个名叫张桂云的普通的农村妇女,听到喊声侧头望了一眼,温和的笑着轻斥道:“你这孩子,回来就回来了,瞎嚷嚷什么。” 一句话还没说完,又道:“你哥呢,怎么没跟你一起?” “饿不饿,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包饺子吃怎么样,韭菜肉馅的好不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