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英笑了笑,回道:“回皇上,小太监来报,沈三姑娘沐浴之后,因为只有一张床铺之事,又在发脾气呢。” 皇上闻言,笑了两声,神情愉悦。 “朕就是要让她气上一气。她当面顶撞朕,让朕受了不少气,朕怎么样也得讨回来不是” 李英陪着笑,唯唯诺诺地应了。 又迟疑地道:“只是皇上,毕竟男女有别,这似乎于礼不合啊。” “于礼不合”皇上挑了下眉将手中的折子一放,道:“你瞧着沈三姑娘和璟瑄,哪个是在乎那于礼不合之人他们两个犯了礼数还少了” 说罢,又笑了一声,叹道:“沈碧瑶的瑄王妃之路,朕已经给他铺好了。至于能不能让沈碧瑶点头嫁他,朕可就无能为力喽。” 李英听了这话,哪里还能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皇上这显然是故意要把沈三姑娘与瑄王关在只有一张床的屋子里,还不让她们出来。这天气虽然已经开了春,可毕竟春寒料峭,又没有多余的被子,要想不挨冻,那不就只得 想到这里,李英也不禁笑出了声来。 姑娘家脸皮薄,就算挨得住一两天,三四天,难道还能挨得过一个月这一个月下来朝夕相处的,哪能不动半分心思 再加上瑄王对这沈三姑娘情深意重,这一月下来,怕是瑄王府就要办喜事了。 明白了皇上的心思之后,李英越发对这沈三姑娘刮目相看了。 先前皇上还一直对她的名声耿耿于怀,这才见了个面,说了几句话,就让皇上对其大为改观了。 这沈三姑娘哪怕没有过人之处,那也是贵气逼人的福星,可是得罪不得。更何况,这还是瑄王爷心尖尖上的人儿,更是得留心关照才是。 揽了拂尘给皇上填了杯茶,李英又借机搭了句话:“看来这沈三姑娘,是深得皇上的心啊。” 皇上想了想,摇了摇头,道:“深得朕心,倒说不上。只不过,这沈三姑娘的见地,倒着实让朕刮目相看。须臾便分清楚了和亲的厉害关系,这份审时度势的见地,堪与皓昀相当了。” “太子爷”李英愣道:“这沈三姑娘当真有如此能耐” 皇上轻笑一声,道:“此次和亲,看似简单,实则不难。坐在朕这个位置上,所思所想,做的任何一个决断,都关系着江山社稷。大齐对蛮夷,该纵,该压;该打,该容;该仁,该杀;这种种决断,实则需要看清两国情势,厉害关系。即不能毁了大齐根基,更不能让蛮夷越到头上。看似容易,实则,心思百转。” 李英忙低头道了声:“皇上辛苦。” 皇上蹙眉又道:“璟瑄虽是行事沉稳,办事可靠,杀伐果决,可为朕一大助力。只是,他毕竟自小在江湖中长大,并没有将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觉悟。而皓昀,尚且年幼,毕竟有许多思虑不同之处,还需历练。倒是这沈碧瑶,虽然只有十七岁,比璟瑄小上两岁,更比皓昀小了许多,却比他二人更能看得清局势。” 回想着沈碧瑶那日在于御书房说的那番话,皇上现在还是觉得心潮澎湃,引以为知已。 她说,身为一个大齐人,大齐有钱有兵有人,更有国家的自尊与民族的荣誉感。还说,蛮夷日渐张狂,若是大齐还想让蛮夷俯首称臣而不是与大齐平起平坐,那就更不应该对帕吾百依百顺,涨他人气焰,灭自己威风。 这番话,着实说到他心坎里了。皇上甚至还在想,这朝廷上的大臣,一个个都堪称文采斐然,怎么就说不出这般震撼人心的话来呢 畅快地笑了两声,皇上又道:“璟瑄性子执拗,一旦做了决定,便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朕对此,一直有所担心。但是,他又倾心于沈碧瑶,对于沈碧瑶的话,他句句能放在心上。沈碧瑶如此识大体,若是她能当瑄王妃,把她握在手里,岂不相当于握住了璟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