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接着又问:“哪几个姑娘心灵手巧,擅长手工的” 一时间,姑娘们都茫然了。 “沈姑娘,这所谓的手工是指” “就是打络子啊,做灯笼之类的。”沈碧瑶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下。 姑娘们笑道:“这些大伙儿都会。” “那就好。”沈碧瑶笑道:“那咱们先把工作给分配一下,负责衣服的姑娘们,先去商量服装样式,颜色,然后写出需要的布料和数量。负责画画的,先去准备好笔墨纸砚。记住,大笔多准备几支,一会儿用得上。剩下的姑娘们,跟我一起做场地规划” 一声令下,大伙都忙开了。有了明确的目标,大伙先前的紧张气氛倒是一扫而空,取而代这是满满的干劲。 虽说大伙还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可是有了主心骨在,就都不觉得慌乱了。 既然决心要做,沈碧瑶就想往好了做。好在之前参加过的漫展也算不了,舞台剧也看了许多,对于表演模式,已经脑补的七七八八了。于是,便盘算着如何对这烟水楼进行改造。 台子是面成的,在楼子的正中央。看台也是现成的,一楼是散坐,二楼是雅间。唯一重点该造的,就只有这个舞台了。 既然是演鬼,那就自然得突出阴森神秘的气氛来,所以这灯光,首先得到位才行。这样问题就来了。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照明工具不是蜡烛油灯就是灯笼,莫说打灯光了,光是明暗的切换和调整就是个大问题。 沈碧瑶设想了好几个方案,最后么就是因为技术不够,要么就是因为时间不够,而不了了之,最后,唯一可行的,还是最麻烦的一个方案。 算了,麻烦就麻烦,总归得试试。 沈碧瑶招呼着姑娘们勘测场地,在舞台上走位演练了几次,估算着要怎么改造。 为了能让这些日子来的辛苦排练演出最好的效果,姑娘们也是卯足了干劲,不出一日,便把材料清单给列出来了。 单子是有了,比找人做出便宜许多,只是,这新年商户不开张,要到哪里去买这些材料呢 如烟还在忧虑之时,沈碧瑶却利落地把单子一收,道:“别担心,我去找人来想想办法就是。” 沈碧瑶这回要找的人,不是旁人,正是赵延平赵小侯爷。 赵延平在京城开了几家木材店,并且混得风生水起之事,京城中无人不知。正好此次改造舞台也需要些木材,于是,沈碧瑶第一个就想到了他了。 虽然现在木材店不开张,可毕竟人家是老板啊,直接找到老板去买,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所以,当沈碧瑶在大年初一的晚上,突然敲响了赵延平房间的窗户时,可把小侯爷给吓坏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