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年度最激烈的代言之争-《天后的绯闻老爸》


    第(2/3)页

    她动用小号,亲自出手:“我们小战用得着自导自演?V博势力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长期和另一个鲜肉轮流坐庄了。”

    “V博影响力,去年一年一直飙升,今年年中的时候,已经追上了千禧,平起平坐,共同第一了。”

    “超话粉丝和讨论数量,从今年开始,都排在第一,而且远超第二名。”

    “我们小战有这些成绩,用得着和一个中年过气偶像抢代言?是汇源找我们小战的好不好,拜托搞清楚再说话!”

    一波输出,就算是许远的粉丝,也终究是克制不住了。

    慢慢的,网络上争议开始出来了。

    无论方法如何,但在这位经纪人的操作下,这位小鲜肉的热度,的确是真正的上去了。

    这叫做本事,尽管有些恶心人,但站在他的角度来说,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

    不过,这种做法,有一定的风险。

    一位叫做血月夕夜的网友可能是技术大神,直接用了一套复杂的图,生扒了小鲜肉的热度来源。

    数据表明,网络上有一批来自小鲜肉公司的IP会引导言论,然后配套的是会有专门的人刷数据,让人们感觉这些就像是真的一样。

    举个例子,他们不断引导小鲜肉和某人的摩擦,这个事情本身会吸引十个人观看,但他们却往往要营造出一亿人观看的效果。

    最后拿着这些数据报表给商务部,然后商务部拿着这些东西到处去找代言和合作。

    不是每一个企业的商务负责人都很专业,不少人只凭数据决定一切,一拍脑袋就选用了高数据明星。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刷数据业务。

    所以,注重刷数据的明星,基本上都是那种狂接代言的明星,而狂接代言本质上对明星来说好处不如躬耕作品多和稳,是纯粹的消费热度和名气。

    一个聪明的明星是不会这么做的,只有被公司摆弄、没有主导权的年轻爱豆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现实状况,也确实如此。

    这种情况下,聪明一点的爱豆,会在配合公司的同时努力争取机会接大制作,力求趁有公司捧,多接制作精良的几部大制作。

    虽然累,但未来热度过了,也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

    而沉迷在这种虚假的人其中的爱豆,天天跑商业通告,或者天价接一些显然是圈钱或者洗钱的作品,看似充实,但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厂商上过一回当就不会上第二次当了。

    到时候,要作品没作品,要热度没热度,哪怕是继续刷热度,也骗不了别人了。

    毕竟带货能力,是有数据可以体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