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关键(二更)-《发个微信去地府》
第(1/3)页
宋韵婷发现杜平原来还真是历史上的那个钟馗的妹婿。
大概杜平也没有想到会有人每一本都不放过的翻阅他的藏书。自然无论是叶美景还是宋韵婷都不知道杜平已经很难回来了。
本来李若凡是打算让他们住在浓雾海域再做规划的,但计划没有变化快。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宋韵婷是在南宋绍熙本的十三经注疏里面发现了杜平誊写的一封书信,还是在尔雅注疏里面发现的。
现在流行儿童学习国学,三百千千,四书五经,但是知道十三经注疏的并不多。
最初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就是孔子所说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其中的乐早在战国后期即已失传,所以汉武帝时只立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由于汉朝统治者标榜“以孝治天下”,至东汉时,又在“五经”之外把论语、孝经定为读书人必读之书,这样儒家的经典便扩大为“七经”了。
到了唐朝,在国家官办学校的学习科目中以及科举考试项目中,又有“九经”之说。这就是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等九部经书。
显然在“七经”、“九经”中,已经把古代阐述经义的一些传、记也包括到经的范围之内了。
在唐代,论语和孝经是要求所有读书人都要研读的,称之为“兼经”。唐文宗年间827840年,朝廷下令把九经以及论语、孝经、尔雅都刻在石碑上,总共十二部书,称为“十二经”。这些经书刻石至今保存下来,就是有名的“开成石经”。
在宋朝,理学家们把孟子也提高到经书的地位。北宋哲宗元佑年间的科举考试中就包括孟子了。从此儒家的经典便成了“十三经”。
很多人会奇怪孟子不是亚圣吗?怎么孟子直到宋朝才成为经?其实就连四书五经里面的四书都是宋朝才确立的说法,孟子成为经都是因为朱熹的缘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