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回:抽丝剥茧-《东厂恩仇记》
第(2/3)页
刘尚书拍案而起,他叱责于三厚颜无耻,别的渔民也是生活艰辛,为什么唯独你一人入湖为匪?这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于三辩无可辩,刘尚书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发人深省。他面带羞惭,自觉已无颜再见恩公,更兼其子虽是自己无心之失,毕竟是在自己手中殒命。恩将仇报为武林所不容。
于三盘膝仰啸,口中大呼道:“大丈夫上不能报效朝廷,下不能抚慰父母,如今大错铸成,害死了恩公之子,我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一说言罢,催魂断命掌朝着自己面门拍去。
刘尚书急中生智,顺手将案中盖碗茶向于三打去。
一时间茶杯溅如碎玉,茶水泼浸于三满脸。于三拂袖啜泣,摇头叹息不已。刘尚书对他说道:“我骂你是不长进的东西,可曾委屈了你?这么多年不见,依旧是冲动莽撞,匹夫难成大志。你若心中有苦,不妨坦诚相告。自寻短见,于人何益?”
于三嚎啕大哭,刘尚书一番苦心,他竟然毫不领会。今天纵然自己以死明志,不过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蠢货而已。他冲着刘尚书施了一礼,将自己如何要来到这里,及见到公子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刘尚书听了点了点头,他又向于三细问刘熊其人。于三告诉刘尚书,刘熊为人急公好义,颇识大体,这次公子派兵入湖征讨,被他擒获之后,他得知是您的公子,还不等我们向他求情,刘熊自动上门,很痛快的答应放了公子。只可惜公子他......。一语言毕,于三又是痛哭伤感不已。
家将紧握双拳,闪身冲出来指着于三说道:“你这恶贼,别在这惺惺作态。今天我要与你拼命,为公子讨个公道。”说罢,他又拔刀相向,犹如恶狼擒羊一般,向于三扑去。刘尚书平复的心绪又变得暴怒,他顺手一指,喝令家将出去。家将却担心于三心怀叵测,所以他依然韧如劲松一般,牢牢站在原地。刘尚书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家将斜瞪于三一眼,转身出了内堂。
刘尚书心无介蒂,于三感激涕零。他告诉刘尚书,公子的伤并非自己所害,而是在此之前就有。刘尚书捊须深思,他命令于三运用内劲给他一掌。此言一出,于三吓得心惊胆战,他告诉刘尚书,误害公子已是大错,怎么还能对恩公挥拳?
刘尚书神情正色地告诉于三,此举是将事情查得水落石出的关键。于三含泪答应,他心中暗暗思忖:“待公子沉冤昭雪,我也同赴冥曹,那时再向他谢罪不迟。”于三提醒刘尚书小心,他气集涌泉,发掌打向刘尚书。刘尚书泰然自若,伸出手迎了一掌。掌掌相碰,刘尚书身体摇晃几下,嘴角现出一丝鲜血。
于三见状趴俯在地,一脸慌急关切的神情。刘尚书捂着胸口,挥手示意于三起身。他向于三打听刘熊的武功家数,于三告诉刘尚书,刘熊学的是黑风拳,拳法刚猛狠辣。至于他的内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