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吴瑾说我毕竟是鞑靼人,若是陛下用我守边疆怕别人轻慢我中国、以为我大明无人了。 于是“帝善其言,乃止。” 随后“曹钦反,瑾与从弟琮闻变,椎长安门上告。门闭,钦攻不得入,遂纵火。” 这位恭顺侯当年与从弟、广义伯吴琮发现了曹吉祥要叛乱,于是紧急入宫通知英宗。 更是“将五六骑与钦力战死。赠凉国公,谥忠壮,予世券。” 所以,这吴家可谓是大明的忠烈世家啊。 这吴鉴则是吴瑾的儿子,之前一直在金陵守备。 估计弘治皇帝调走了同为鞑靼人的毛锐后,觉着这位世代忠良的吴家不能荒废了。 于是让他来打理黔州军务,先把这黔州都市指挥使司给管起来。 “将军辛苦了!” 先走上来的是王轼,老家伙现在很开森啊! 本来他是金陵右佥都御史,偏偏小公爷一番闹这佥督御史不好混了。 老王觉着前途要暗淡了,没成想居然调来了黔州担任布政使。 且去信问了京中同窗、同年,皆言此乃国朝改制之重镇。 若是在这里做出成绩来,那吏部功考后说不得就得回京任职了。 老王这个高兴啊,尤其是吏部的功考这马上要开始了。 “用敬公辛苦!” 花花轿子众人抬,小公爷自然不会与这老臣拿大。 再说了,历史上这王轼也是个牛人来着。 若是没有小公爷的话,这米鲁之乱还是他给平定的。 “世兄辛苦!” 与老王见完礼,小公爷接着便先与吴鉴见礼。 当年小公爷路过金陵的时候,恭顺伯家里他也是有去拜访的。 叫他一声“世兄”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当年土木堡吴家兄弟战死沙场。 张家的那位老祖亦战死沙场,是吴瑾当时守着尸体不走最后被俘的。 这件事儿老张家一直都记着,所以虎头老国公让小公爷在见到恭顺伯的时候得持礼。 “哎呀~!不敢当!不敢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