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军令状-《朝廷大忽悠》
第(2/3)页
包大壮倒也机灵,立即摆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我没胡闹,只要大人肯把案子给我,我愿意以自己身家性命担保。”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一片哗然。
大家纷纷猜测,包大壮是不是有什么很大的把握,要不然怎么会冒如此大风险。
陈金宝听了包大壮的话,也是感到很惊奇,但很快就就像是得到天大的喜讯,笑眯眯地问包大壮:“听你的意思,你是有很大的把握咯,既然这样,我们就立军令状。”
听见陈金宝要包大壮立军令状,大家更是哗声一片。
要知道,正常接了案子,如果限期内破不了案,最多也就是打打板子,关上一段时间,肯定不会有性命之忧,可如果立了军令状,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包大壮既然敢拿性命作担保,如果真破不了案,可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大家纷纷觉得包大壮这次是玩大了,同时也觉得陈金宝有些不近人情,毕竟都是共事多年的衙役,真的要闹出人命,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使不得啊,这个军令状不能立。”杨谦也连忙上前劝阻陈金宝和包大壮。
虽然快班的人都想劝阻,陈金宝还是很快让攒点徐福写好军令状,就等着包大壮签字画押。
顿时,人群当中更是流言四起,有人甚至怀疑是陈金宝故意要整死包大壮。
包大壮虽然一直在快班混日子,但人缘还算过得去,很多人开始为他抱不平,各种对陈金宝不满的情绪也迅速激发出来,直到那武和几个副捕头出面,才控制住了场面。
陈金宝之所以如此决绝要包大壮立军令状,也是有他自己的难言之隐。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案子哪怕是倾尽快班全力,也未必能破得了,如何给县太爷一个合适的交代,对陈金宝来说至关重要。
最近一直有传闻说典史大人可能会升迁外调,这个位子如果空出来,按照惯例,作为刑房典吏的陈金宝将很有可能升任此要职。
典史,典吏,虽一字之差,相隔却甚远。
典史虽无品,但和知县、县丞、主簿一样均由吏部铨选,皇帝任命,都是“朝廷命官”,其职掌包括缉捕、狱囚、治安和县衙行政等各个方面,相当于现在的县委常委、政法高官、县委秘书长兼县府办主任,有巨大的实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