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心系社稷的杜荷-《大唐神级驸马》


    第(2/3)页

    这先进的思想,要放在这个时代,却是不容易。

    若是照搬照抄,杜荷当然不费功夫,但不适用啊,所有的条款,都必须考虑当前的实际状况,所以梳理起来,十分麻烦。

    杜荷的上疏,事无巨细都罗列出来。

    也亏的是李媛姝在一旁帮忙,有了这个数学小天才的帮助,杜荷省了不少功夫。

    第二日,天刚亮。

    书房门被推开。

    杜如晦轻声走了进来。

    一抬头,便看见杜荷趴在桌上睡着了,而李媛姝,则是靠在杜荷的肩膀上,二人正睡得香甜。

    面前的桌上,一份摆的整整齐齐的上疏,已经准备好了。

    杜如晦放慢脚步,走上前取过,只匆匆瞥了一眼,便被震惊了,整整一百多张纸,厚厚的一摞,便是杜荷昨夜的心血。

    他将上疏收了起来,看着杜荷和李媛姝亲昵的样子,会心一笑,然后悄然退出房间,顺手将门带上。

    来到外面,杜如晦杜门口的两个护卫说道:“少爷正在休息,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打扰他。”

    “是,老爷!”

    杜如晦立即乘坐马车,朝长安城赶去。

    今日的早场,许多人都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太极殿的。

    今日若是还想不出安置大量灾民的办法,只怕陛下又要拍桌子骂人了。

    所以一个个上朝的心情都跟上坟似的,无比悲壮。

    众人却是发现,杜如晦在宫门口下了马车时,便是满面春风的样子。

    长孙无忌好奇地问道:“莱国公,为何今日气色如此之好啊?”

    杜如晦笑了笑,有些小骄傲地说道:“心情好。”

    “哦?莫非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周围的人都围拢过来,一脸好奇的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