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验瓜盒-《一帆科技》


    第(1/3)页

    虽然有了养猪场要被关停的插曲,生活还得继续。

    王北北晚饭都不吃就回城里去了,拎着两个大西瓜。

    张妈也挑了两个瓜带回家,放冰箱里冻着,以备晚上邻居过来串门吃。

    张一帆却没有回去,戴着个草帽,抱个笔记本电脑埋头在瓜田里研究着....

    研究的东西有两个:

    第一,这瓜为什么突然变得好吃了?

    第二,如果科学分辨和挑选熟透了的西瓜....

    西瓜为什么变得好吃,张小帆列出了许多因素:

    品种,土质,浇水的方式,浇水量,施的肥料,光照等等....

    然后,没找到什么可对比的东西;

    照他的办法,要想搞清楚原因,只能来年种瓜的时候做实验来验证。

    而挑瓜的方法,其实无论是张爸还是张妈,都是有教过的;

    无非就是拍拍瓜皮,然后听声音,声音清脆的那就代表熟透了,如果沉闷的,那就是没熟透。

    张一帆觉得这方法不科学,也没办法量化,更没有可完美复现的条件。

    比如,拍的力度要多少牛,应该拍在什么位置,用什么角度...

    听的时候,耳朵又该距离西瓜多远,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定算是脆响还是闷响。

    这些疑问一出来,直接被老张头照着他脑瓜子就是一个爆粟....

    张妈则是连称担心淘宝店来客人下单了....

    没人打扰的时候,就是研究最好的时候,张一帆开始拟出了自己的实验计划:

    用X光来看瓜里面熟了没有,这个理论上应该是有实现的可能性;

    只不过,一是成本非常高,二是准确度不行,理论上来讲,熟了的瓜瓢和没熟的都是同一种物质,而且疏密度都差不多....

    再然后,设备体积大,还要考虑防辐射,供电等等....没谁愿意搬个几百斤的X光机到瓜田里来看瓜熟了没。

    这不符合张一帆节省成本的要求。

    所以前人的经验还是要采纳的,毕竟那么多年的经验可不假....

    张一帆想做的就是优化,把这个过程更为科学化。

    首先,敲击的,肯定不能用手,否则力道无法控制;

    听声音的,也不能是人耳,辨识度不一样,而且没办法量化。

    有了方案,很多东西便可以一步步去实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