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要赶她出课堂吗?托月一声“是”,转身走出梅室。 周先生知道墨家人不待见托月,却没料会讨厌到当众把她赶出课堂。 换成别家姑娘被当众赶出课堂,早就羞得泪流满面,掩面哭着冲出教室,她倒好,直接转身潇洒离去,不留带一丝犹豫。 大约没料到托月得如此潇洒,墨太傅看到托月离开时也有一瞬间恍惚。 感觉好像不是他把托月赶走,倒像是托月根本不屑听他的课,听到他的话如获大赦似的逃出梅园 哼呵呵…… 注意到墨太傅的神情,周先生忍不住笑起来。 抬手拍拍侍茶的门生道:“赶紧烧水煮茶,你要太傅大人等到什么时候。” 那名门生才慌慌张张烧水,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着急,竟然把水打翻将炉子里火浇灭,冒出一团浓烟呛得众人赶紧后退。 咳咳…… 周先生用手扇开眼前浓烟道:“你这孩子着什么急……” 还没有说完,眼前突然一阵眩晕,旁边的门生也是摇摇晃晃,一副欲昏倒的模样。 墨太傅动了动嘴唇,还没发出声音就伏倒在案上,周先生勉强支撑道:“什么人……你想干什么?” 那名手忙脚乱打翻水的门生,此时却是一脸精明,瞟一眼周先生,亮出匕首道:“什么太傅大人不过如此,今天就用你的狗命,还你儿子欠下的债。” “住……” 周先生“手”没出口,门生衣领瞬间被染红。 匕首跌落地上,双手紧紧捂着脖子,僵硬地转过头,就看到托月讥讽的表情。 托月没有理会门生,走过去喂周先生一颗丹药,打趣道:“先生意志力坚定,实在是让学生佩服。” 周先生吃了药,药力稍退一点道:“你早就发现有问题,怎么不早点提醒为师……也是我大意了,一个专门负责茶水的门生,怎会连茶叶没了都不知道。” “你是如何发现的?”周先生问。 “出去拿茶叶,感觉到有人盯着学生,假装不知道直接回绿园。” “然后呢?”周先生继续问,托月淡淡道:“他们果然跟在学生身后,学生在无人之处解决掉他们,回来时发现梅园里仍有人盯稍,准备等人散了解决,没想到太傅大人赶我走,就出去顺手解决外面的轮回教教徒。“ 周先生一脸惊讶:“你就出去这么小一会儿,就把外面的人都打发掉。” 托月淡淡道:“能杀的已经杀掉,杀不了逃跑的学生也懒得追,反正他们达不到目的,下次还会再来送死。” “你说得轻巧。”看着倒了一屋子的人,周先生道:“这些人怎么办,任由他们在这里吗?” “普通迷香,开窗通通风透透气,很快便会醒来。”托月不以为然,给炉子换上新木炭,直接从外面梅花上取雪,放到小铜壶里面烧煮,麻利地冲泡出两盏茶。 奉了一盏给周先生,余一下盏轻轻放到墨太傅面前。 周先生看一眼地下的尸体,又看一眼托月,托月道:“您早挑几个入室弟子,不就有人帮您打理这些事情。” 尽管学生奚落先生不对,周先生还是认命地放下茶杯,走出梅室才发现,绿萼梅下面全是尸体,把地上的积雪染得鲜红夺目。 取茶叶、杀人、烧水、煮茶,分茶,真是一气呵成。 周先生不知该称赞她做事麻利,还是劝她少造杀孽,可是又觉得两者并不矛盾。 想了想让人去大理寺,大理寺一直负责轮回教一案,大理寺接到报案,自然第一时间赶过来查办。 大理寺的人赶到时,太傅大人已经从昏迷中醒来,看到面前摆着一盏色香味俱全的茶,没有过问方才是什么情况,就端起茶盏慢慢品尝。 离王、应熙带着人赶到时,学生都苏醒。 看到躺在地上的尸体,已经尖叫过一回,正缩在座位上相互安慰。 向托月问明情况后,离王忍不住道:“本王怎么觉得,煮茶才是重点,杀人只是顺便而为。” “错了。”托月马上纠正道:“托月重点是取茶叶,若不是他们要杀托月,他们要杀人时双恰好被托月看到,托月是不会杀他们的。” “无论如何还是要谢谢九姑娘。” 离王不敢想象,墨太傅意外身亡的后果,恐怕景国的天将要摇摇欲坠。 托月不以为然道:“托月没有要救太傅大人的意思,托月只是顺手杀了轮回教的教徒,不让周先生为难。” “有区别吗?”周先生惊讶地问。 “有。” 托月肯定地回答。 墨太傅默默品着茶,从头到尾都没出声。 最震惊的是那些挤在一起听学的门生们,他们不敢相信人是托月杀的。 尤其是曾经为难过托月的门生,此时不停地咽口水,暗暗庆幸自已没有做得太过份,没有惹怒应托月。 尸体大理寺全部带走,应熙看一眼托月道:“想不到国学院里也不太平,你平时也要多加小心,遇到解决不了就发信号弹,千万别自已一个人苦撑着。” “知道了。” 托月笑着应下道:“妹妹会保护自已。” 大理寺的人离开后,托月看一眼在场的门生,转身便走出梅室。 后来听说门生们都被吓坏了,就算讲学估计也听不进,墨太傅干脆宣布,十五那天会多讲半个时辰。 托月闲着无事,用过午膳便来到藏书阁,到底是国学院的藏书,竟有许她不曾看过的书籍,托月自然不会错过大好的机会,利用职务之便只要在有时间就会来藏书阁。 藏书阁几位老学究也习以为常,只是想不明白托月一个姑娘,为什么喜欢干这种无聊的事情。 国学院的藏书阁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越古老的书籍摆放的位置越高,托月轻功相当不错,找起书来一点也不困难,里面的古籍都被她看得七七八八,现在又在书架上面慢慢翻找,希望有什么新发现。 “你在干什么?” 忽然一声冷斥,吓得托月脚一滑,仰面从上面摔下来。 无意中发现书架最顶上,线条有一点点不够直,快着地时翻身朝地面拍出一掌,借着反弹的掌风重回书架上。 托月也不管是谁在喝斥,径直来到那一点不够直的地方,发现是一个书匣子没有摆好,恰好露出一点在外面。 想到藏书阁的规矩,托月暗道:“什么书搁得这么高,是故意不让人看吧。” 越是不让人看的东西,托月的好奇心越重,顾不得书匣子外面厚厚的积尘,拿到手后直接跳自已的位置上。 几位老学究早习惯托月飞来飞去的举动,并没有在意她拿走了什么书。托月小心翼翼打开书匣,生怕一个小心弄坏里面的古籍,毕竟摆放在那么高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人重新抄录过,万一弄坏了可没地找。 打开书匣子看到古卷的封面,托月有一些失望,居然是自已看过的《异血志》,难怪被摆放那高的位置。 托月本想放回去,想到古籍摆放太久会破损,或者是墨迹变淡,干脆取出来检查检查,若有损坏或者墨迹变谈的,最少能及时补全,不至于让此书失了传承。 把桌面收拾干净,铺上一层羊毛毡,净过手才小心翼翼取出古籍,摆放在羊毛毡上。 用棉布包着手轻轻打开,发现里面的字体,比自已看过的《异血志》的字体更古老,兴致一下子被击发出来,研究起里面的内容。 两本相同的书,托月通常会用一种,最不靠谱的方法,确认里面有没有不同之处。 方法就是看到书的最后面,内容如果有添减的话,后面那些字的位置肯定有变化,位置往回收说明减了内容,若是位置往下了说明有添加内容。 托月现在也是有这个办法,只不过这个方法不管用。 因为面前这份《异血志》,字体比她看过那本小了三分之一,她只能重新到尾再看一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