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1-《大明江山图》


    第(2/3)页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可此时的李林波,已不再看他,而是转头面向了周围的其他锦衣卫,说出了令众人无比惊诧的一番话:

    “诸位!实不相瞒,本人早年便已暗中投效燕王殿下,作为殿下在宫中的眼线。自靖难之役伊始,便为殿下与我靖难大军秘密递送消息。直到不久前殿下率军渡江、破城在即之时,在下原打算出城相迎,却又接到殿下密令,说怀疑靖难军中同样藏有暗中投靠建文的奸细。因此,殿下要我务必继续委身在建文帝身边,秘密查出奸细的身份,加以铲除,以消后患。而这奸细,今日终于得以查出,正是这位辜负了殿下信任的堂堂指挥使——纪纲!”

    一席话后,纪纲怎么也没想到,这名陶公公竟会突然反咬一口。可是,好在周围的锦衣卫们,虽然个别人稍有疑色,但大多并不相信李林波毫无根据的一面之词。

    纪纲正待反击,谁知,李林波却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

    “在下料想诸位未必相信。无妨。本人现在就能列举纪纲实乃建文帝死党的三样证据,铁证如山下,只要诸位能当场擒拿住此人,燕王殿下定会重重有赏!”

    这第二番话说完,一旁的锦衣卫们终于有些将信将疑了。

    毕竟,这太监说得有鼻子有眼,还口口声声说现在就能列举出三样铁证。因此,锦衣卫们看向纪纲这位顶头上司的表情,渐渐有些微妙。

    纪纲看着李林波气势汹汹,旁边的手下又对自己起了疑心,虽然本能地想强行阻止李林波说下去,可这样一来,无异于彻底坐实了自己心中有鬼、更加引人怀疑。于是,纪纲只得先强行稳住心神,看李林波到底能说出些什么样的“铁证”来。

    见众人已然起疑,纪纲此刻更不敢直接反驳、封住自己的嘴,李林波立时信心倍增,接着侃侃而谈道:

    “这第一样证据,就是此人近期已然失了神智!我料诸位今日就已能隐隐感觉到,这名纪纲大人刚刚性情大变,神志愈发不清,就好像中了邪、甚至如同变了个人似的,不知在下说得对不对?”

    闻听此言,纪纲忍不住冒出了几滴冷汗,像是被人戳中了什么要害一样。而旁边的两名亲兵果然对视了一眼,像是想起了之前听到茶碗打碎、两人冲进屋内后所见的那一幕。

    不仅是两名亲兵侍卫,就连周围那几名原本守候在屋外监视的锦衣卫也是疑心不断加重。之前明明得到纪纲的命令,要等到半夜再动手,可纪纲却又随即亲临指挥,不待召集其余锦衣卫一同包围,而是仓促指挥着几人硬攻前门,才导致那宫女有时间放火焚烧重要之物。比起之前那个指挥有方、军令如山的纪纲,现在的纪纲的确有失水准,正如李林波所说,仿佛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可是,锦衣卫们仍旧仅仅是怀疑而已。毕竟,就算纪纲此时失了神智、中了邪,被李林波凑巧说中,却也不能证明纪纲乃是建文死党。因此,众人对李林波的话仍是半信半疑。

    但李林波并不着急,而是继续向众人耐心解释道:

    “看来,诸位已经注意到其近日的怪异行事,但料想诸位还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何?其实,原因就在于,建文帝对其忠心也早有疑虑,所以特意曾为其赐了大内秘药。说是秘药,其实不过是一种阴狠的毒药而已。服用此药者,每隔一段时日,药性就有发作的苗头,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便会令人失去神智、乃至颠狂而死。只有在发作前服下解药,服药者方可再保一段时日的平安。当然,那解药只在建文帝一人手中。由此,建文帝便利用此药,令其不敢违抗。而这样秘药的名字,因其据说是用金子与梅花,藏于瓶中,兑合而成,故曰‘金瓶梅’。刚刚在下信口讨要赏物,便是为确认其是否曾被建文帝逼服此药的试探,也是作为他为保性命,此刻仍效忠下落不明的建文帝的第二件铁证!”

    “哈哈哈哈,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谁知,说到这里,纪纲忽然间大笑起来,自信满满地反驳道:

    “金瓶梅何时成了解药的名字?!你们看,这家伙分明是颠倒黑白、搬弄是非!”

    可是,待纪纲扭头一瞧、寻求支持之时,周围的众手下居然都对其露出警惕的神色。虽然锦衣卫们不至于因为李林波的一面之词当场倒戈、将原本的上司立即拿下,但是,却像是均已受到了李林波的蛊惑一般,已根本不再信纪纲所言。

    “怎么?你们都傻了吗?!难不成,连《金瓶梅》都没听说过?!你们——”

    这时,纪纲忽然止住了口,像是终于意识到了什么,眼神之中愈发心虚起来。而这一幕,在其余锦衣卫的眼中,倒反而像是更加印证了李林波所说的话。

    李林波则并未理会已然哑口无言的纪纲,不过,他也看得出,这些锦衣卫慑于纪纲往日的威严,并不敢轻易以下犯上,还需要自己再加把火才行。于是,只听李林波又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