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神魔鼎-《超品地师》
第(2/3)页
林枫说:“对!已经把你们救出来,没事了。对了,你们是怎么一起掉进去的?”
“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刚给你打完电话,突然便掉进去了。”桑昆回忆着,却怎么也想不出细节来。
秦齐过来,帮着把人扶到沙发上,就听着桑教授一直在念叨着什么,问道:“桑叔,你说什么?”
“传说是真的?”
桑教授自言自语。
“请问什么传说?”眼镜王立即问道。
林枫他不敢惹,但是桑教授,他敢问。而且就算是桑教授说了什么,那也是桑教授说的,与他无关。
只是一瞬间,他便想到了撇开责任的说词。
桑教授没有回答他,又似乎是在回答他说:“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危,齐桓公亲临床前问道:先生倘若病有不测,谁可继任为相?管仲明知桓公晚年亲近小人,难以直言相诉,只得绕着圈子说:知臣莫若君。桓公问道:易牙烹煮亲生儿子,献羹于寡人,可谓忠而忘家,是否可以任为相?管仲回答说:人情莫不爱其子。易牙为侧身富贵,竟杀死自己的儿子,又会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桓公点头称是,一会儿又问:竖刁自宫以进,来侍奉寡人,必不可疑吧?管仲答道:人情莫不爱其身。竖刁为进身君侧,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如此不近人情,必然难以亲近。桓公再问:开方不愿当卫国的千乘太子,却来做寡人的臣子,是否可以付以大任?管仲说:人情莫不爱其亲。开方背离至亲,远投齐国,还有什么不可背弃的?所以,管仲用此生的最后一点力气留下了自己的“政治交代”……”
“这个,您说的是什么?”眼镜王的古文不太好,有听没有懂。
不过桑教授说的是什么,林枫却听明白了。
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帝王的一件事。
春秋之际,齐桓公就想模仿商汤故事,称王称霸。当然,形式上也讲究,必须得找个好厨子。这个厨子叫易牙,见了国君也是一通吹牛。齐桓公想难难他,说:你先给咱做点好吃的,至于吃什么呢?我啥都吃过,就是没吃过婴儿。
易牙也真狠心,回家就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献给国君。齐桓公竟然没觉得这人变态,倒觉得他忠心,便一心把他往伊尹那个方向培养。可惜,易牙不是那块料,反而要了齐桓公的命,是他在齐桓公老年时发动政变,生生把齐桓公给饿死了。一个国家里最好的厨子,饿死了权力最大的国君,这事怎么说,都太富有戏剧性了。
然而这却只是历史上的说法,照林枫刚刚得的传承看来,齐桓公恐怕是一名修士。
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以他的出身来说,他是很有可能是名修士的。而他要吃小孩,也绝不是因为嘴馋,而很可能是因为那孩子是天生道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