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五三章:谁抄袭谁?-《壮哉大唐驸马》
第(2/3)页
“正是!”长孙无忌望着李世民手上,自己的心得结晶,满怀自信的说道:“《贞观律》共十二篇,500条!一字一句都是臣与诸多精通律法学者精心推敲琢磨。虽不敢效仿吕不韦一字千金,但改一字,奉一金却是可以保证的。”
李世民盯着口出豪言的长孙无忌,张大了嘴巴,瞪圆着眼睛,久久无语。好半晌,才将《贞观律》递给了柴令武,道:“你看看。”
柴令武一本正经、一目十行的的观看着,肚子都差点笑疼…
《贞观律》虽是提前问世了,可是内容还是那个内容。是长孙无忌对《武德律》的改动,包括:第一,废除斩趾酷刑,增设加役流;第二,减少了旧律中重刑条款的数量;第三,缩小了族刑、连坐的范围;第四,确立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当、免及化外人有犯、类推、死刑复奏等基本原则和制度。
也正如长孙无忌之前说的那样,全篇共十二篇,500条,堪称是集汉魏六朝之大成,内容严密而完备。
但问题是!
柴令武的《法律》是以历史上长孙无忌主编的《唐律疏议》以蓝本所创。
《唐律疏议》又是长孙无忌以《贞观律》为蓝本修订而成。
而柴令武在编写《法律》的时候,考虑到《贞观律》成书于五年后,于是,把《唐律疏议》中截自《贞观律》的一些优秀条款直接拿来加以阐述,从而形成了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条文,一些文字内容甚至一模一样。
当《法律》与《贞观律》同时摆在李世民面前的时候,便出现李鬼李逵事件!
但柴令武的《法律》抢占了先机,整体内容又比《贞观律》优秀出色千百倍,经过半天的精读详论之后,《法律》在李世民心中无疑是正品,而原滋原味《贞观律》则悲剧的成了不堪入目、不堪使用的劣质品,
跟《法律》这道烹饪精致的美食比起来,《贞观律》简直是难以入口的烂泥。
更要命的是,柴令武为了防止撞车事件的发生,在编写《法律》的过程中,就曾自导自演了一出作品丢失的戏份,从而在谯国公府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清洗。
这事儿闹得很大,在长安高层并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外人只知是丢失了重要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无从得知。而李世民则是从汝南公主、小萝莉那里知道谯国公府大清洗的根本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