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权身穿蟒袍,坐在王座之上,看着前方发来的战报,问道:“公瑾可有讲何时归来?” 下面站着的是他亲提的水军都督——陆逊,陆伯言。 “禀主公,信报讲大都督破获交趾,擒获士燮一众叛逆,已经派鲁肃大人押解入京!至于何时回来,倒是没有明讲!”陆逊回答道。 孙权放下手中的信报,站起身来,冷冷的说道:“是呀!天子陛下亲自册封他为交趾太守,他又怎会轻易引兵归来呢?” “主公,此事恐怕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呀!”陆逊闻言,脸色剧变。 孙权摆摆手,盯着陆逊的脸,一脸狰狞的问道:“伯言,如今江东之人只闻周公瑾,何人识得我孙仲谋?这是我父兄打下江山呀?!” 看着眼前变得狰狞的孙权,陆逊赶紧低头抱拳:“主公息怒,臣听说公瑾在阵前受伤,恐难再统兵,何不趁此削去他的兵权?” 听闻此事,孙权这才冷静下来,扶了扶陆逊身上被弄皱的衣衫,缓了口气说道:“孤过于激动了,卿且莫多心。公瑾受伤之事,你何从得知?” “陆军少都督程咨派人传来的消息!” “很好!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孙权点头称赞道。 而此时的周瑜已经安排了程普等人驻守交州,领着大军行走在回往建业的路上了。 周瑜次子周胤守护在周瑜的马车前,低声问道:“父亲,难道真的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他依旧不死心,因为他不想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 周瑜一共两个儿子,长子周循次子周胤。 这两个儿子性格迥异。长子周循天资聪颖,颇有周瑜之风;而次子周胤却好吃懒做,追逐名利。 听弟弟这样讲,周循在旁言道:“倒也不是!父亲病重,自然不能够继续在王都为官,应该回庐江老家去静养一些时日。相信王上能够答应的,至于你嘛?若是得姨母推荐,还是可以保留你的职位的!” 听到兄长这样讲,周胤顿时高兴起来,又问向周瑜:“父亲,孩儿可否去请姨母帮忙?” “哎!”车中的周瑜叹了口气,十分无奈的说道,“若是想的话,等到了城中,你便去吧!些许,王上能够念在为父为他们父子征伐的功劳上给你一官半职吧!” 其实,周瑜知道孙权一定会保留周胤的官职的! 因为自己已经放弃了兵权,那么自己对他的威胁就没有了。而留下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他控制起来更容易。 能够成为一方君主,掌控之心是对权力绝对拥有。 而那些有缺点的人才是能够绝对可以掌控的。所以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拥有缺点的人,而不是那些恃才自傲的人。 抵达了王都建业,周瑜没有回府邸,而是带着长子周循径直前往王府复命。 一如周瑜所料,孙权言语中已经对他十分不满。 幸亏他早已准备,提出了辞呈。 拿着周瑜的辞呈,孙权饶有兴趣的看着他,问道:“卿真的伤得如此厉害?” “王上,皆因臣一时不查,着了诸葛孔明的道。一时气血攻心所致,奈何连番三次,臣如何能够承受?还望王上恩准!”周瑜说着,又一阵急促的撕心裂肺的猛咳,竟然又咳出了血。 “啊!快,快叫太医。”孙权顿时大惊,急急忙忙的召唤太医。 …… 一番折腾之后,孙权如愿以偿的收回了周瑜的兵器;而周瑜也在儿子周循的陪护下回到了庐江老家,还得到了一大批赏赐。 而东吴的兵权则重新落入了吴王孙权的手中。他将水陆两军分为了两部,一部由陆逊掌管,是为水军都督;一部是新提调的大将吕蒙,是为陆军都督。而老将军程普则被他安排了空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