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忆往昔诸葛怀旧,望未来玄德明志-《三国之刘备复汉》


    第(2/3)页

    他似乎对那个时候的纪灵有着不一般的印象:“当夜,我随父亲引他见了太守。他领了太守书信,披甲提刀,出城冲阵,连杀贼人无数,透围而出,甚是勇猛!自那时起,人们以其勇猛,而称呼其为虎来!”

    “后来,北海孔文举举兵来救,泰山解围,遂得任都尉。后来,他随军征讨张角,巧遇被围的袁公路,而救之。术观其勇猛,且好义,遂留其在身边,更以自己尚好之物与之分享。听其所讲,袁公路好饮蜜水,竟常取与之共饮,甚是敬重。”

    “吾父故去,吾携家迁至襄阳。其常常置信至隆中,备说袁公路之善待。然袁公路不过虚有其表,借助门阀之力而起,不过冢中枯骨也!故,亮常曾与之信曰:‘今闻兄受术厚待,兄重义之人,恐为所惑。术虚有其表,冢中枯骨,从之只如鹰犬。兄之才,当王佐而平天下,望省之。’”

    “然其回言曰:‘吾亦知贤弟言,然公路相待甚厚,不忍弃之。’乃至其后,讨伐董卓时,子聪便已经失去了袁公路的宠爱,其言被罔。奈何子聪自误,故吾称其为忠虎。时下吾等与庞统已经名声在外,人称卧龙与凤雏。加之吾与子聪深交甚笃,故友之中便将我二人合在一起称为卧龙忠虎也!”

    原来,袁术迁后将军南阳太守,便委任纪灵为都督。

    后来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战于汜水关,袁术为了抢功,迟迟不与粮给孙坚。

    纪灵便上前进谏曰:“今天下所指董贼也,与讨卓者不便,则若与天下不便。孙坚,曹操,有志之人,若备粮草,使与董贼两败俱伤,今事偕矣。主公兄绍,好大喜功,必进洛阳以帝自居,自取其祸。主公本嫡出,名正;讨绍以勤王,言顺;以此继绍业,则河北四州唾手可得。复拥帝以令刘璋刘表马腾之徒,天下定矣。”

    袁术则不以为然,曰:“将军勇则勇,智则智,谋天下事恐有不及。”言毕,回头望着帐外,竟不听他所言。纪灵无奈而出,蹉跎感叹道:“孔明言果中矣。”

    果然,日后多少战事,袁术都是只重用其勇武,而不用其计谋,直至后来幡然醒悟,可惜已经是大限将至之时。

    听他这样说,刘备方有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但以先生所顾,今袁公路已故,可否说服纪子聪归降?”

    知道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却是心中毫无把握,更何况这是自己初来乍到所做的第一件事,若是办不成岂不落了他人的口舌?

    诸葛亮沉思片刻,却说道:“主公,子聪远在渤海,非我等所能及也!眼下却是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关注!”

    这句话立刻转移了刘备注意力。

    刘备似乎有所感觉,便问道:“孔明所讲莫非是曹孟德与袁本初之战否?”

    “不错,亮斗胆问一句,主公以为当今诸侯者哪些人才是我们下一步的对手?”诸葛亮盯着刘备眼睛问道。

    刘备哈哈大笑:“孔明这是在考校本将军的!当今诸侯中,进入我眼中的只有曹孟德一人。此人挟天子令诸侯,已经掌握了十分强大的主动权。而且他手中握有重兵,麾下谋士众多,战将数百员,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对手。不过,他不是下一步我们要对付的对手!”

    “主公想要对付的是北方!?”诸葛亮试探的问道。

    刘备点点头,说道:“袁本初坐拥青冀幽并四州之地,麾下百万重兵,战将更有颜良文丑之辈,谋士更有田丰沮授。但是,他却远比曹孟德好对付!”

    “今天下诸侯并举,备可联合荆州刘景升益州刘郎君,如此天下四成依然成为我汉室宗亲之手,江东孙伯符交州士燮凉州马腾和韩遂胶东公孙越等皆匹夫之为,不足为惧也!故,下一步的对手唯有袁本初!不知军师意下如何?”说完,刘备看着诸葛亮,等待着答案。

    诸葛亮挥了挥羽扇,十分恭敬的说道:“主公洞察深远,亮深感知音也!今曹孟德遣大军与袁本初对峙于黄河白马,却为袁本初骁将颜良所阻,久而不胜!日后自当会假旨召主公合攻袁绍。”

    没想到诸葛亮的见识如此深远,刘备急忙问道:“如此一来,我谋袁绍可也!?”

    “时机未到,主公莫急。可先使诸将好生操演兵马,以待时机。臣等必辅佐主公匡扶汉室,先破袁绍,再欺曹操。”诸葛亮说道。

    君臣二人谈罢多时,便也将纪灵之事丢到了一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