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为行孝以人换尸,战鞠义万不敌千-《三国之刘备复汉》


    第(2/3)页

    刘表摇摇头,说道:“吾与黄祖乃是心腹之交,舍之不义也!汝莫多言!”遂送桓阶回营,相互约定好了交换时间。

    得知刘表同意,孙策急匆匆将黄祖换了父亲遗体回来,便引兵马退回江东。

    其叔父孙静带着一并子侄,将孙坚下葬在了曲阿。

    丧事已毕,孙静引了军马暂居江都,招贤纳士,暂不多说;而孙策则投入了袁术麾下,以待良机。

    孙刘一战,以孙坚孙文台殉命结束。自此,江东孙氏一脉一蹶不振。

    孙坚膝下共有六子一女:长子孙策次子孙权三子孙翊四子孙匡,皆为夫人吴氏所生;其次妻,即吴夫人的妹妹,生一子名朗一女名仁;过房俞氏一子名韶。

    是年,孙策年方十七岁,孙权十五岁。

    孙策请叔父孙静引诸弟妹居江都,自与四悍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同往袁术帐下为将。

    孙权谓其兄:“兄长便去,家中有弟约束弟妹诸人,静望兄长佳音!”

    这孙权生的碧眼金眉,行事果敢,甚得孙策所爱。

    孙策嘱托他道:“有汝在家,为兄放心矣!”遂告辞叔父诸人,纵马远去……

    时年冬,幽州兵马都尉公孙瓒残杀鲜卑胡人,以威慑漠北。

    因其手段残忍,幽州牧刘虞劝慰公孙瓒不成,遂引兵讨伐之。

    在当时,幽州兵马多数在公孙瓒手中,此役,刘虞战败。

    公孙瓒以其叛国之名杀之。

    刘虞次子刘范在袁绍帐下为官,遂请袁绍出兵为父报仇。

    恰因上次刘备劝说,停了界桥之争。袁绍一直想吞并公孙瓒的地盘,遂与众谋士商议出兵之事。

    袁绍麾下骁将鞠义言道:“公孙伯珪,匹夫之人!堪有其勇,却短谋而营小利!某只需一支兵马,便可以为主公谋得幽州!”

    闻之,袁绍大喜,遂言道:“有汝,吾不忧也!”遂许鞠义兵马五万,使郭图为军师祭酒相辅,又派张郃淳于琼鲍信鲍鸿为副将。

    一统幽州,公孙瓒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要官。

    李傕郭汜都得了公孙瓒的好处,便在天子面前备言其好,又恶意中伤刘虞。

    刘虞长子刘和得知父亲惨死,又恐李傕和郭汜暗中相害,连夜逃出京城,投奔袁绍去了。

    天子听从了李傕和郭汜二人的建议,加封公孙瓒为幽州牧。

    使者刚刚回到幽州,向公孙瓒汇报。

    得了符印的公孙瓒自我内心相当膨胀,一股舍我其谁的模样!

    沉浸在野心得到满足的喜悦之中时,他却被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扰了!

    “启禀主公,袁绍部将鞠义引领十万大军压境,已经到了涿郡!”忽然一名探马来报。

    “啪!”的一声,公孙瓒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怒声大骂:“袁本初,汝以为某好欺不成?来人,整顿兵马,出兵涿郡!”

    随后,公孙瓒使副将严纲为先锋,遣兵一万先行;自领白马义从与军马十余万,押后而行。

    赵云跟随公孙瓒多时,因其年幼,并未得到其主重用,而是安置在白马义从中做了牙将,成为了公孙瓒的亲卫。

    严纲,公孙瓒幼年发小,又同往九江向卢植学艺数年,可以算是公孙瓒的亲信,亦可以称得上公孙瓒的左膀右臂。

    他挥兵抵达涿郡,与鞠义军马在城外相遇。

    鞠义立马横刀停于军阵之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