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余笙笑了笑,当然知道对方这是在故意敷衍她呢。 永安伯的地位在京城有些特殊。 永安伯本人,原本是一介书生,后来入了朝堂之后,因边关战乱,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他便弃笔从戎,真正地成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功臣。 如今,永安伯的手上,仍然还掌着兵权呢。 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这位赵承初,乃是永安伯的第四子。 只是,并非嫡出。 永安伯并非是一个喜好女色之人,府上除了一位正妻之外,也不过才有两个妾室。而这个赵承初的生母,却并非是府中的任何一个女人。 听闻是当年永安伯在边关因缘际会之下,救下一女子,之后,便有了这位赵四公子。 只是,后来其母病逝,永安伯便带着只有三岁的赵承初返京,之后,便交由了正妻抚养。 永安伯夫人虽然也是以贤惠著称,可是对于有着三个嫡子的她来说,这个庶子,显然是有些碍眼的。 永安伯的子嗣还算是繁茂,只是也巧了。 女儿,都是庶出的,一个嫡女也没有。 倒是这个赵承初,成了他唯一的庶子,而且,还是这四个儿子当中,各方面都最为优秀的。 赵承初此次遇险,只怕也是与府上的那几位瓜葛不浅。 永安伯的爵位虽然不是最高的,可问题是,他是手中掌有实权的人,如今又任兵部尚书,那是绝对的实权派人物。 在京城,敢跟他叫板的人,可着实不多。 “你既已恢复了记忆,伤也好地差不多了,那我便不多留你了。想必,如今永安伯也是十分焦急的。” 赵承初微微一笑,看不出任何的情绪。 “这是我的玉佩,姑娘若是有为难之事,可命人持此玉佩到名人茶居找掌柜的,只要不是杀人害命的事情,他应该都会帮小姐完成。” 余笙没接,反而挑了一下眉梢,“赵公子的意思是,我对你的恩情,将由这位掌柜的来报?” 赵承初微愣了一下,缓缓摇头,“顾小姐误会了。只因我常年四处奔走,未必一直居于京城,况且,男女有别,姑娘若是想要见我,只怕也不太容易。故而,才会想到了这个办法。” 余笙这才伸手接过,那玉是暖玉,触手生温。 有那么一瞬间,余笙觉得他是故意将这一块暖玉送到自己手上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