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矿海》
第(2/3)页
同时钢铁联盟也将碳排放指标卖了点钱,算是节能改造带来的收益。
这些老板不是傻子,知道这一切都是矿海带来的,因此联盟内部也根据矿海的订单不同,进行了优化组合,是生产效率提高了一些。
分工协作,钢铁厂安心当起了代工厂,反正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就连工人们也开始不骂娘了,让老板们孝敬自己的老娘时,要么多给钱让买吃的,要么多烧钱,让他们自己别节省。
钢铁联盟的职工,获得了比以前多得多的工作,以前欠发的收入也补足了,他们笑得更灿烂了。
知道这是矿海集团带给他们的,职工们心里记下了李河川的恩情。
而李河川的名望值也随之增加,再次增加到了24000点。
不过有人高兴,有人就不爽。
于占胜很苦恼,李河川没有全盘收购钢铁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收购那几家钢铁企业,选择直接关门,拆除设备的做法,更像是履行政府职能,主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于占胜暗中打听了一下,李河川并没有拿到政府的相应补贴,他这种自掏腰包响应环保的做法,就让于占胜看不懂了。
李河川以前不是没做过整治环境的事情,但在于占胜看来,那都是冲着政府的补贴去的。
加上矿海有高科技设备,别人不赚钱的项目,他一番操作下来,都能赚不少钱。
只是这次,掏20亿真金白银,李河川的逻辑让于占胜很懵。
两人没有形成竞争,但钢铁产业联盟成员企业没有他于占胜的一席,而且全力生产矿海集团的订单去了,这让冠城特钢怎么办?
自产的粗钢根本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以前的时候还可以用贴近成本价的价格收购其他钢企的粗钢,让冠城特钢的效益甚至超过了原太特钢,而现在则是不可能了。
矿海集团直接给出了10的利润,直接养活了这些钢企,甚至比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还滋润。
李河川用实际行动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做了最好的诠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