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回不套路-《我是全能技工》
第(2/3)页
大家伙都不是笨蛋,猜想无非是在火药的量上做一点文章,竹筒粗一点,多泡一下桐油,这样一次性就可以多放一些火药,如此子窠的射程就会远一点。
这种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如此做无非是骗取朝廷的奖励,不,嘘,是获取奖励,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地获取,士大夫的事,能说骗吗?
这种事情其实上上下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悄悄地鼓励他们这么做,因为他们也会得到朝廷的肯定,绩效考评(号外:吏部磨勘)时又多了一条政绩了。
现在边事吃紧,襄阳被围整整三年了,整个长江防线离崩溃不远了,确实需要一点好消息来振奋人心。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大家伙都明白,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因此增加政治资本,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了!
这就是大宋的官场!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改进实实在在,射程和威力与以前的竹枪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块铁板有多厚,至少有半个指头的那么厚,重装蒙古骑兵的铠甲不外乎如此,而铁管发出的子窠,一下子就动穿铁板,意味着一百步外可以洞穿敌军重甲!
简直是神兵利器。
“一百五十步外再看看!”看台中间的军器监少监最为激动,他是一个面如冠玉,相貌堂堂的中年文士,声音是颤抖地,他从这件武器中看到了大宋的一丝希望,只有抱着赤子之心纯粹的人才会如此激动。
宋晨有一种感觉,这个美男子绝对是一个会名垂千古之人。
试枪的是一线天李和尚,这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家伙,当他打出第一枪的时候,宋晨就惊讶地发现了李和尚的狙击手天赋,暗自庆幸没有很势利地赶他走。
拿起枪的那一刻,李和尚同样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轻轻地扣动钣机,一直缓慢地燃烧着的火绳,进入黄纸包装着的黑火药,火药引燃,一阵有点刺眼的火光之后。
声音响起,又中耙心,再次洞穿铁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