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均田之事必然半途而废,汴京的军头们,恐怕也会彻底拥立新的太子登基,或者直接把伪·孤儿寡母给宰了,那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还有那赵佶,躲在临安,跟个鬼一样,伺机而动。 不胜,自己躲在太原也是苟延残喘罢了。胜了自己还有图谋天下的资本。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可是他赵桓不是兵家,而是皇帝,他不能败。 即使是压上了一切,那就堂堂正正的打下去吧! 赵桓起驾,前往大同府,战法很简单,围点打援,伺机而动,彻底把大同府围住,再徐徐图之。如果配合好点,说不定今夜能在大同府吃夜宵。 …… 而耶律余睹的风寒早就好了,披着大氅,带着数万连鞋子都不完整的契丹人来到了大同府城中。 在赵桓还未到太原城的时候,他就已经出发了,带着三千的契丹奴来到了宁武关,在匆匆见了赵桓一面后,就前往了大同府。 而现在他这三千人的契丹奴,已经变成了数万人之多。 这一切,都来自于金人的残忍统治,在辽国被灭之前,虽然有很多的辽人都过不上好日子,但是温饱还是可以保证。 可是金人来了以后,大同府这座草原上的明珠,已经蒙尘,而天穹下最雄壮的汉子,也成了奴隶。 不知何时起,契丹人再不是狼神的信徒。 而变成了喇嘛教的信徒,靡靡之音让人毫无斗志,而毫无斗志的草原民族,最终的结局就是灭亡,没有其他的结果。 耶律余睹作为辽国最大的叛贼,现在五十多岁,居然成了契丹人反抗的领袖,着实让人唏嘘。 耶律余睹将一个契丹奴仆的手中佛珠拿下,说道:“契丹人崇拜山,崇拜天,崇拜太阳。因为崇拜而敬畏,担心自己的无知而冒犯了神灵。” “山神暴怒,则大雪崩塌,淹没我们的牛羊,天神暴怒,则大雪纷飞,冻死我们的孩童。太阳暴怒,蝉喘雷干则无粮度日。” “祭山仪、设天神、地祇木叶山,巫衣白著,隐以素巾拜而冠之。这靡靡之物,可以丢掉了。” “耶律余睹!你一个契丹叛徒,金国贰臣!安敢说这等话?”契丹奴隶愤恨的喊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