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祈祷者的对话(七)-《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第(2/3)页
“傀儡系统(Dummy.System)运行良好。”
复诵声依序响起,巨大的终端界面里,四足钢铁兽正在尽情蹂躏脚下的人类,面对如雨般的子弹和手榴弹,看似庞大笨重的躯体甚至无需动用覆盖表面的流体装甲,而是以蜻蜓点水般的高速机动将所有攻击尽数回避掉,随后卷起杀戮的暴风,一头冲向惊恐万状的人群之中。
“就第一次实战测试的表现来说,干得还算不错。”
“承蒙陛下夸奖。”
门格尔深深一鞠躬,谦卑的说到:
“应该说测试素体的水准相当优秀,比此前的实验素体都要来的出色,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沙拉曼达’。”
和“独角兽”一样,“沙拉曼达”也是大量应用脑量子波感应框架打造成的机体,可以直接通过驾驶员的思考来直接控制机体的动作。从这一点来说,两者都可归纳入感应机体。但与“以驾驶员为主导”的“独角兽”不同,“沙拉曼达”的设计理念是一架“搭载人的无人机”。
无人机相对有人机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名为驾驶员的累赘。只要技术上上允许,速度和机动性可以无止境的提高。不必像有人机那样为了保障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而设置性能上限,其反应速度更不是肉身的人类所能比拟的。
“沙拉曼达”也是一样。
搭乘在“沙拉曼达”上的并非驾驭烈马的骑士,而是名为“生体CPU”的零件。
6公尺多的机体以1.5马赫在地上奔跑时,其最小回转半径才3公尺,只要转一次弯,驾驶员就会尝到被丢进离心分离器做分离的感觉,全身的血液偏向一侧,内脏位移,骨骼碎裂,要是运气不好咬断舌头,血液还会像喷泉一样洒满整个驾驶舱,接着眼睛会飞出去,脑血管爆裂……只要全速跑几个发夹弯,你就能得到一驾驶舱的绞肉了。
基于这种异常的加速性能和机动力,就算采取“独角兽”那样全方位的抗G措施也无法保证搭乘者的生命安全。是故,帝国的技术员们采用了一套完全不一样的抗G措施。
首先第一点,驾驶员并非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搭乘机体的,而是经由术式操作进入半睡半醒的恍惚状态后再搬入驾驶舱。这样一来,驾驶员因为惊慌或别的什么原因导致误操作或错误应对的可能性就被降到了最低。换成是清醒状态下搭乘的话,搭乘员就只能直立于旋转轴心成立正姿势,全身以皮带紧缚防止手脚飞出,嘴巴里插入呼吸管防止供氧不足和因为说话咬断舌头。
第二项措施是驾驶舱内全部充满类似羊水或油的黏性液体——“生命之水”,该液体不仅有极佳的冲击吸收力,当充满驾驶员的肺部时还可直接摄入氧气。
第三项措施就是整个卵形驾驶舱被固定在类似陀螺仪的特殊结构支架上,无论机体本身如何运动,驾驶舱内大体都能保持水平状态,在高速机动时还能抵消掉一部分过载。
在上述三重措施的保护下,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