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默哀-《日月再临》
第(2/3)页
他已经在南洋废除了科举制度,而建立了类似现代的国民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研究生,全部都用朱海涛编辑的教材授课、考试。他现在也想把这些东西直接搬到炎夏大陆上,尽管预期会遇到很大的阻碍,但是他有十分精锐的明军,谁还能阻挡呢?
在严常、铁牛和身边的护卫人员的贴身保护之下,朱海涛选择了在广州城内进行微服私访,想看看这座曾经被满清屠城过的城市现在的样子如何。
广州大屠杀,又称庚寅之劫、杀人十八甫、填尸体六脉渠,指1650年(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庚寅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满清军队在广州的屠城暴行。
当年公历11月24日,满清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指挥的清军在围城近十个月后,经过惨烈的战斗,包括筑垒相逼,以楼车攻城,及动用荷兰炮手,终于攻破广州城,随后对据城死守的广州居民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大屠杀。
据清代官方史载,这场屠城,斩“兵民七十万余“,又“追剿余众至海滨,溺死者无算“,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杀死,死亡人数根据收尸的和尚统计至七十万。
1650年12月5日,尚可喜命令清军封刀。造了这么多孽之后,这群虎狼之师犹不满足,他们下令城内幸免于难的男女老幼,在谢恩里一带齐齐跪下,谢其不杀之恩。这便是“谢恩里”地名之由来了。
这些残暴的家伙,在杀了这么多人之后,还强迫广州的华夏百姓不杀之恩,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正想着这事,朱海涛就和众人来到了名字叫“谢恩里”的地方。
一百多年前,仅存的广州百姓在这里给汉奸尚可喜跪下,求他放过他们性命的地方。
不远的地方,就是当年死难者被好心的和尚收留之后火化埋葬的骨灰累积而成的土台。
朱海涛看着这些东西,无语良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