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是学生, 他的论文登上了《naure》的封面。 当然还有蹭热度。 但是非常遗憾,在这个科研界普大喜奔的日子里,这些民间科学团体似乎受到了阻碍,只要发的帖子瞬间被一大群吃瓜网友强烈围观,这些初中生毕业的那是吃瓜群众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 这一天, 科院材料技术研究所,汪雄汪副所长刚到办公室,算了一下时间,似乎今天是《naure》发刊的日子。 在下午, 他就拿到了《naure》的最新期刊。 然后被震惊到了。 封面是徐茫? 当即, 汪副所长拿着最新一期的《naure》,前往了科院材料技术研究所所长办公室。 很快, 汪副所长见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头发煞白却很精神,他就是科院材料技术研究所所长,名叫于德春,科院院士级别,材料学的顶级巨佬。 “于老。” “还记得我和您提过一位叫做徐茫的学生吗?”汪副所长严肃地说道:“他的一篇论文《电子质子协同理论》登上了这一期《naure》的封面。” “哦?” “就是你经常和我说的什么国际科技期刊?”于老好奇地问道:“你不是说这期刊难度很高吗?” “对!” “难度的确很高,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被收录,只要质量过硬,并且又重大突破,就很轻松。”汪副所长把《naure》期刊递到于老面前:“您读一下吧,徐茫的这篇《电子质子协同理论》真的很有意思。” 话落, 于老拿起老花镜,仔细阅读着这篇《电子质子协同理论》学术论文。 几分钟后, 于老忍不住大赞道:“很有想法的一个年轻人!” “他真是复大的学生?”于老好奇地问道:“那他可以来试试我们这个工作呀。” 汪副所长笑了笑:“于老您可能不知道,其实我早就去见过他了,并提出来帮助我们完成一项工作,也就是关于石墨的问题。” “他怎么说?”于老追问道。 “他跟您,还有我,都是老乡,宁市人。”汪副所长笑道:“自然答应了,现在是我们所的挂职研究员。” “很好!” “现在的科学不单单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异想天开的大脑。”于老感慨道:“利用量子力学,去调整材料之间的内部原子结构,真是一个天才!” 听到于老的话,汪副所长也挺感慨,现在的科学不再是做单一研究,而是众多学科相互之间的交叉。 “他是学什么的?” “物理,理论物理。” “什么?” “理论物理?”于老诧异地看着汪副所长:“小汪你确定这位叫徐茫的学生,他学的是理论物理?” 汪副所长苦笑了一下,别说于老会如此惊讶,自己刚刚知道徐茫是学理论物理后,也是同样如此,但这只是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加惊悚的。 “他是文科生,到了大学读得物理。”汪副所长说道:“还有咱们用的材料数据库,以及那个智能合成软件,就是徐茫一个人花了十来天的时间,独立研发的。” 于老彻底无语了,徐茫彻底改变了他七十多年的价值观,不得不感慨自己真的老了。 “老了!” “不服老也不行了。”虽然于老的语气充满着无奈,但脸上却挂着开心的笑容:“我们终将被年轻人给追赶上,但这也是好事情,谁说年轻人没有科研精神?” “我看咱们国家的年轻人,最有科研精神!”于老一脸认真地说道:“徐茫只是千万之中的一个,我相信还有很多像徐茫这样的,在科研的道路上坚持创新与独立,只是他们默默无闻罢了。” “以后谁再说年轻人不行,我就拿徐茫为例,好好和他们杠上一杠。”于老说道。 此时, 远在魔都。 徐茫已经不敢再出门了,今天他接受了六七个媒体的采访,而且有些媒体的确很过分,就连吃饭也要进行拍摄,当然单纯的拍摄也就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