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绣娘试(求推荐票)-《父皇必须死》


    第(1/3)页

    “没事。”许三春递给她,道:“我吃饱了。”这会儿只要略微垫垫肚子就行,既然有人需要,便不妨给她。

    那名女子不好意思地道了谢,接过来几口就吃得精光。

    “谢谢你。”她小声的跟许三春道谢,“我出门太早,这会实在是饿得受不了。”

    两人攀谈起来,这名女子是大陇村人,大陇村是离田台乡最远的一个村子,怪不得她饿。她叫吴静,穿着朴素,有一张红扑扑的苹果脸,家里只是普通农户。

    “我今年十八了,就等着这个绣娘试过了,就回去成亲。”说起这个,她有些不好意思。

    绣娘试规定的年纪是十六,这个年纪正是出嫁的年纪。

    那些大户人家,姑娘家只要满了十二岁就开始说亲,甚至还有定娃娃亲的,哪里还等得到十六?就算是乡镇里,也是十六岁左右就都开始相看亲事,待绣娘试一过,就成亲。

    奈何绣娘试六年一次,民间对这个也不是没有怨言。

    有运气不好的,差上那么一两日未满,就得等下一个六年。这么一晃,姑娘就要等到二十二岁才能出嫁。

    只是有怨言也没有法子,织锦府的地位无人敢撼动。

    这么一来,大商朝到二十岁左右才出嫁的女子就多了起来。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了。好些地方,就等过了绣娘试才开始说亲。

    有些干脆就断了这个念想,该出嫁就出嫁,该绣娘试就绣娘试。只不过,这么多年来,还没听说有一个出嫁后的妇人能通过绣娘试。

    于是乎,妇人无法通过绣娘试的这个说法,便被民间默认。对此,织锦府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要不影响绣娘试就成。这个广场上,也有作妇人装扮的女子。

    许三春倒觉得这个规定很不错,女子出嫁太早,其实并不好。十六岁才念高中呢,身子骨都没长开,生孩子特别艰险。

    在田台乡,孩子早夭的就不多。不知道,整个大商朝怎么样。

    想到这里,她跟吴静说道:“十八岁挺好的呢,我运气好,前几日刚满十六。”

    吴静看着她,悄悄道:“你好漂亮。”在许三春的面前,她自惭形秽。

    许三春一怔,摸了摸面颊道:“谢谢你啊,我觉得你也很好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