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儒遇难-《元始玉箓》
第(2/3)页
可你要说,儒家是纯粹的学说有不对。
儒家修士活着的时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求立功、立言、立德,为的就是死后成为圣贤。而圣贤的本质追溯下去,其实有些类似于神祇,或者英灵。
不同于属于神祇的英灵,圣贤是属于人道的英灵。
这又和仙道当中追求的身合天道有些类似。
这种独特的情况,又造就了儒道修行之人,同一切修行体系的关系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和景华山山神这样自然孕育的山神,关系更是有些针尖对锋芒。
毕竟历朝历代,多得是文人将相,在民间自发信仰和朝廷册封下,成为一方山神之神,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是随时可能和山神、水神抢饭碗的存在。
………………
国都北景,此城作为太祖皇帝定都所在,四周建有有十丈有余的高墙,可以作为抵御外敌的最佳防御,墙内又有内城,城墙同样高大九丈。
不过比起纯粹防御的外城墙,作为皇宫外壁的内城墙,建设的时候,就偏重于华贵和精美。无数琉璃瓦叠在城墙上方,在光辉的照耀下,映照出层层光晕,衬托的皇宫,宛如天宫神府一般。
只可惜,眼前的一切,不过是假象,任何一个精通望气的玄门高人,佛门大德,都可以看到皇宫上方的龙气十分衰败,已经有了日薄西山之相!
形容的再仔细一些,就是就见皇宫上方稀薄的王朝气数金云之中,原本应该充斥着高远、宏大气息的气数真龙已经断去一角,垂垂老矣,气息衰败的横卧在皇宫之上。
而在气数真龙身上,又有着无数阴暗气息显化而出的寄生物,它们不断从真龙鳞片缝隙中,以及鳞片脱落之处,撕咬真龙血肉。在真龙的上方,则是有着一道巨大的阴影,趴在它的身上,不停地吸取着它的精华。
可以说,若非气数真龙还存有一角,以及些许鳞片保护要害,此时的真龙恐怕早就被阴影和寄生物吞噬干净。
但,那一角以及些许坚固的鳞片又能坚持多久?
这一日早朝,作为朝中最后一位大儒的傅天青上书,北方大旱,请求天子开仓放粮,救济天下!却不想被文武百官联合架空,原本赈济之事,成了诸位官员切蛋糕的盛宴。
听着耳边“陛下圣明”的语调,以及面露惊喜的同僚。数位面容苍老的官员,以及几位还心怀正义的年轻官员,暗暗叹息,摇头垂泪,既是对陛下的荒唐,也是对百官的作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