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顾潮平并没有像下午直播那样,边打开文档写字,边讲解。 而是,直接列了一张大表格。 在第一排共分三个大格子,写道:列子张湛注引庄子向秀注文,庄子郭象注文,比较。 又在向秀注文下写下黄帝篇,郭象注文下写下达生篇。 原文: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 黄帝篇,注文:天下乐推而不厌,非吾之自高,故不慄者也。 达生篇,注文:至适,故无不可耳,非物往可之。 比较:文异而旨不背。 原文:物何以相远也。 黄帝篇,注文:唯无心者独远耳。 达生篇,注文:唯无心者独远耳。 比较:文同义同。 …… 照着脑海里,《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内容的浮现。 他的双手在键盘,不断飞速敲动。 一个个比较结果,迅速出现在直播间,六十余万观众的眼眸里。 比较:文义同而稍略。 比较:向注而郭删。 比较:文义皆同。 比较:文义同而略点定文句。 比较:删其说明而存其总旨。 比较:文义皆同而略补。 …… 看着直播间里一阵的感叹号,顾潮平嘴角微微抿起一笑。 早在开播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今晚的直播方式。 虽然,他可以从《晋书》开始说起向秀与郭象。 讲向秀首开注《庄子》新风气,为之“隐解”,发明奇趣,和王弼之注《老子》同为时代的前趋。 讲向秀注庄,别于旧注,妙演奇致,遂畅玄风,颇为同辈友人所叹服,但死后其义不传于世。 讲郭象就向秀解义,述而广之。 但是,他知道,这些话对于直播间的一些老粉丝来言,无疑只能起着催眠作用。 既然他们也只是好奇个结果。 既然,论坛里的一些大佬无需自己做简单的普及,也只是想看自己推理的一个过程结果。 那么,又有什么,会比一张表格,更简洁明了,更能震撼到人的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