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入场(100月票加更)-《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1/3)页

    道试的时候,五更天入场,到了乡试,四更天前,就要带着笔墨砚等考具在龙门前齐聚。

    能不能鱼跃龙门,就看各自的本事和造化了。

    入场门分东西中三门,临巡官点中门,其余两门由其余官员把手,山东的县试,站在中门的,就是张盼波。

    不过这种时候,就算是张盼波亲儿子来了,也不能随便上前,毕竟人员众多,一省应考的秀才都聚在此地,很容易出乱子。

    为了避免人员拥挤混乱,各个县分开来入场。和童试不一样的是,童试的时候点高脚灯作为这个县的醒目指示,而乡试则用长牌灯来指示,长牌灯上贴着各个县的名字,轮到那个县的考生入场,就点燃哪个县的灯提示。

    一明一暗之间,心神都跟着提了起来。

    贡院前官兵的人数亦不少,大多数考生都安安静静的,若是说话,也是窃窃私语。

    但是龙门前却时不时发出惊叫之声,听得崔稚忽的想起魏铭跟他讲的考神脸前的“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字牌,和时不时的吹角喊声。

    崔稚超小声问魏铭,“魏大人,刚才龙门前嚎叫的,都是夹带小抄的吗?”

    乡试的搜身可比童试严格多了,别看是黑天,可龙门前通明如白昼,搜身的人各个长着一双火眼金睛,刚才有个考生,鞋垫反面夹带了小抄,都被搜了出来,那搜查员冷笑,“一只鞋垫又咸又臭,另一只却干干净净,你当我鼻子是蒙的吗?!拉下去!”

    魏铭告诉崔稚,“是夹带的人,这一晚上,还多着呢!”

    “明明都这么严格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以身犯险?!”

    魏铭笑笑,“因为可以蒙混过去的人,更多。”

    这就厉害了,毕竟古代不是现代,没有搜身专用的东西,也没有摄像头监管,可是崔稚就是不明白了,“乡试考什么,他们都不知道,小抄有什么用?”

    “都是压了题的人,准备了好几份举人写好的文章,若遇见相似的题,便能凑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