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谁说国术高手没抗日?-《民国之国术宗师》


    第(2/3)页

    说国术高手不抗战,这是个拉仇恨的话题,因为真有不抗战的,也真有抗战不了的,有委曲求生的,更有投敌资敌的。人有百样,不能一概而论。

    在七七事变这个时间点上拉一条线,看看被后人称为民国十大高手的这些人:

    孙禄堂、李景林、李书文、张策,此时这四人已经去世。尚云祥在这年10月份也会追随前面的孙、张二位盟兄而去。

    进入全面抗战时,杜心武68岁回到老家后又到了重庆;刘百川67岁回老家六安闲居;李尧臣61岁(因在19路军教大刀,化名四处躲藏);韩慕侠60岁(拒不教倭,四处躲避,断臂拒敌);王子平56岁(不详)。

    再扩大一些高手的名字,因为曾经列入民国十大高手的人物还有几个:

    叶问(44岁,据说打败了日本人的挑战后,立刻跑去参加了军统培训,后又回来抗日(无细节旁证),之后又抛妻弃儿跑到香港避难);王芗斋(52岁,沦陷区教拳为生);年龄与事迹都造假的吕姓大侠史上无载;孙存周44岁,打游击被打散了回到家里躲着不出门,他的长子孙保和上了前线,炮兵,洛阳保卫战中阵亡。

    窦来庚是抗日英烈中罕见的国术高手,他自幼习武,在国考中的名次就证明了他的实力,后成为武当太乙门的掌门人。抗战时,先任韩复榘的手枪队队长,韩复榘被枪毙后,他带领山东国术馆近200弟子回到自己的家乡临朐县,组织起“国民军义勇队”与日寇作战。

    当时正值天灾,部队供给难以为继,窦来庚就变卖自己全部家产供给部队。他的同门师弟林信斋,在济南做生意,听说此情况后,便从济南多次用火车托运粮食,帮助窦来庚渡过难关。

    窦来庚的义勇队越来越壮大,后改编为山东省保安第七旅,任旅长。在前线与日军大大小小打了几十次。

    他的部队装备简陋,没有军饷、军装、军粮,条件异常艰苦。缺少枪炮,国术馆的学员就带领将士们习练大刀,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大刀片成了十七旅的标志,让鬼子们闻刀丧胆。

    1942年,华北驻屯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鲁苏战区发起攻击。在这次大规模扫荡进攻中,窦来庚的部队成为日军集重兵打击的目标。

    窦来庚没有选择保全实力,而是奋力抵抗,与日军决一死战。却由于日伪军兵力强大,上来就动用了重型武器向17旅阵地发起全线进攻。而窦部不但人少,武器也多是自制,装备极其落后,子弹不多,手榴弹扔出去不炸,兵员、武器与敌相差悬殊,战事节节失利。

    两天的战斗,2000多人的十七旅只剩不足百人,窦来庚也中弹负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