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旅游购物(1)-《一个小律师的奋斗人生》


    第(3/3)页

    看来春晖旅行社的那名导游和司机也应该躲在那个房间里了,他们没有出来的原因会是什么呢?是在等着大家进去购物吗?郝好认为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但他还不敢百分之百的确定。

    “你们有谁去购物中心购物了吗?”回到自己车前的郝好,没有管还在讨论如何办的人们,而是直接问了起来。

    “没有啊。”

    “没有。”

    “我去看了,但购买中心的东西比外面的要贵一些,所以就没有买。”

    从众人的回应来看,郝好估计,整个车上大概没有一个人购买购物中心的纪念品,而手中拿着纪念品的人,也和自己一样,是在路边店里买的。看来,这极有可能就是导游和司机躲在那间小屋里不出来的原因了。

    所谓的不强迫购物,也只是导游不敢公开的要求大家去购物罢了,电视上报道了那么多,他们也怕万一有游客录个像,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在车上要求大家必须购买,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手段啊。这不,到时间不发车,甚至不购物就躲起来不见游客的作法,不就是他们想出来的所谓对策吗。如果真的有人向旅游部门投诉,他们也可以用“没有注意到时间”之类的来解释,旅游部门总不好因此就处罚他们吧。

    做为律师的郝好非常清楚,只有猜测是没用的,无论是事后向旅游管理部门投诉,还是直接向法院起诉,都必须要拿到直接的证据才行。

    怎么办呢,郝好开始在脑海里规划起来。

    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发车,解决的办法一是立即向旅游局投诉;二是先按导游的要求购物,事后再投诉或者向法院起诉。

    两个方案各有千秋,也各有风险。第一个方案需要时间,现在是假期,不知道旅游局的人会不会及时赶过来,即使来了,车了发了,但大家和导游的关系弄僵了,路上万一被导游给仍到道边,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第二个方案可以快点回去,问题是回商都后如果解决不了,大家就会受到损失。而第二个方案中最重要的是证据,必须要导游亲自说出“不购物不发车”的话或者有类似的比较明确的表态才行。可她会说吗?

    郝好把手机藏好后再次回到购物大厅,他没有再做任何的掩饰,而是直奔那间小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