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说起往事(万更各种求)-《营销大亨》


    第(2/3)页

    “我们村有一条大河,还有一条小溪,所以爷爷就给我们取名叫大河小溪,说得是大河与小溪的水最后都要入大海。”

    “我上学的时候其实成绩还可以,但是家里实在太穷了。我们那边上初中很苦的,学校条件也差,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住校,因为镇里的初中离家有十来里路,没办法天天回家。那时候车子也不方便,家里连自行车都没有,只能走着去上学。”

    “更让你无法想象的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男生宿舍,不到40平的房间放了6张上下铺的床,每个床睡四个人。学校里连热水都供不应求,一个镇上2000多号学生,就这么一个初中。你想想资源多匮乏。冬天我们基本不洗脚的,所以宿舍都很臭。”

    “我们那时候上学在学校都是带着家里腌渍的菜,家里穷半个月才开一次荤很正常。我们上初中家里带米交给学校食堂换饭票,家里带腌菜,没有零花钱。城里孩子在补习的时候,我们在家里帮忙干农活。初中考高中,我差了几分上高中,所以就下学了。家里穷花不起额外的钱,其实我们学校考高中那会也不是太好考。”

    陈大河很平静的说起一些自己小时候的事情,韩江雪做为一个城里的孩子,她无法理解陈大河的那些童年。

    她无法理解一个五岁的孩子就下田下地干活的样子,她无法理解一个40平不到的房间睡着将近30个小男孩的宿舍,并且还不洗脚会是什么样子。

    她更无法想象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为了上早自习,四点钟就得起床走十几里去上学的样子。同样的一个国度,如果不是亲耳所听,她会觉得陈大河是活在解放前。

    她拉着他的手,紧紧握着他的手,至少他已经苦尽甘来。

    “其实现在想想也觉得那时候真的苦,但是那时候我们没有那么觉得,因为那时候我们那边大多数人都差不多,只要极少数孩子家里条件好的,会好一些。大家都那样,就不觉得苦了。人都是喜欢比较的。”

    陈大河又接着说道。

    “我16岁开始出来打工,跟着同村的一个老乡来到西城,最开始只是在饭店里帮着端端盘子,拿的工资很低,但是我舍不得花。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小溪比我小,又是女孩子,所以我挣的钱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她过得更好一些。”

    “这个小妮子也争气,学习比我好,所以她最后才能考上大学。后来我觉得饭店里的工资太低了,就自己去找工作,然后就到秀秀姐那里上班,秀秀姐对我一直都还不错。她是个好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