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齐仅仅扫了一遍题,就知道这是一道相当棘手的题目。 但毕齐丝毫不慌。 在顾律之前给他的那套典型例题详解中,有几道类似于这道题的题目。 而毕齐早就对其解法熟稔于心。 “这里,需要再这里放一个P,然后连接SB,画出垂线CF。”毕齐用笔杆杵着下巴,铅笔在试卷上勾勒,大脑在飞速的运转。 “接下来,是使用梅涅劳斯定理,还是托勒密定理?”毕齐皱着眉头思考一阵,唰唰在草稿纸上写下几笔,“这两个定理都不适用,应该用西姆松定理才对!” 毕齐一边嘴中低声嘀咕着什么,一边在草稿纸上不断的推理答案。 平面几何算是毕齐最擅长的题目类型之一。 所以除了中间稍微卡住了一下,剩下的过程都是一路顺风顺水。 “终于搞定了!” 考试时间进行到第二十五分钟,毕齐成功的计算出第一道题目的答案。 但此刻的毕齐也不算多轻松。 二十多分钟超高强度的计算,对他的脑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毕齐目光看向二试第二题。 那是一道组合数学题。 在看题目之前,毕齐还是有些担忧的。 毕竟他之前做过一道IMO的组合数学题,就是那次高云金给他们留的那道计算最小分隔边的作业题目。 当时那道题目留给毕齐很深的印象,或者说,阴影。 他当时可是苦苦求解了一整天的时间,没有半点思路。 直到被顾老师点拨,才彻底领悟。 所以毕齐很是担心这次高中数学联赛的组合数学题,会同那道题目一样变态。 但事实证明,他完全是想多了。 华国数学会根本就不会在这么一个数学联赛上,就出一道IMO等级难度的题目。 否则二试的满分不会再是200分,而是150分。 毕齐扫完一眼题目后,眼神中几乎掩藏不住那种窃喜之意。 在他看来,这道组合数学的题目,还不如刚才那道平面几何的难度系数高。 麻烦的,无非只是复杂的计算而已。 沙沙沙~~ 笔尖和纸面接触,考场内响起韵律十足的书写声。 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仿佛一根绷紧的弦。 蓄势待发,却又随时有绷断的危险。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