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老男人饭局-《舌尖上的神豪》


    第(2/3)页

    “当时我没进饭局时,老六每次拿到菜单,不由分说便把每页菜单的第六道菜都点完,总是能把每个餐厅最难吃的菜点出来,这也是天赋。”

    “他们说自从陈黑子入伙,伙食明显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我被推举为饭局生活委员,每次局长老六负责张罗叫人,我负责选馆子点菜。”

    “以前老男人饭局每周少则一次,多则四五次,凑一起吃饭喝酒互黑,漫无边际地探讨人生,就是不谈工作。”

    “大家热络络坐在一起,吃口热乎儿的,有诉说,有倾听,有互相取暖,也有互黑互损,满满的真性情。”

    陈晓卿怅然若失,叹息道:“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现在这些饭搭子创业的创业,结婚的结婚,我也搞出让人馋涎欲滴的舌尖,开始有一些高档饭局,饭局上有超级大咖,有顶级厨师,菜很高级,可就是吃得……”

    “如坐针毡!”

    这句话说到庄臣心眼里,与其无聊应酬,还不如独自享受美食,简简单单,干干净净。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的肠胃实际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咱们的食物编码。”

    陈晓卿自嘲道:“十年前,我默默无闻,从不忘记吃喝;十年后,我火了,照样吃喝。吃着吃过上千次的延吉冷面,参加沉醉不知归路的老男人饭局,穿梭在人与人之间,在舌尖上寻找心中的故乡……”

    “聊的怎么样?”郝保力推门进来,让梅嫂端上几道热菜,坐下招呼道:“哎,终于搞定完,在这里清净清净。”

    指着一碗碗粥,对庄臣道:“这是梅家的招牌之一,鸳鸯鸡粥,快尝尝。”

    庄臣接过青花瓷碗,里面鸡粥如同太极图,一半汤白胜雪,一半绿比翡翠,相生相惜。

    喝一口,点评道:“所谓鸡粥,整碗没有一粒米。鸡肉熬最少一天一夜,烂成蓉状,再根据不同时令选择蔬菜,做成菜汁,调成太极图状。口感清淡,色香味俱全。”

    “果然瞒不过你的舌头!”郝保力笑道:“梅先生登台演出之前,喜欢提前两个小时喝粥。临近演出不再吃饭,符合饱吹饿唱的标准。”

    “袁枚的《随园食单》也有鸡粥,肥母鸡用刀将胸脯肉去皮,细刮或刨刀刨,不可斩,斩就不腻了。保留鸡肉的纤维不被破坏,然后与鸡的其他部分一起熬汤,加入细米粉、火腿末熬成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