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一条感触不同的路-《从良种田纪事》


    第(1/3)页

    公叔宁不由对程一针心生敬佩,而他更羡慕和敬佩的人其实是秦怀恩,他不明白,秦怀恩到底做过什么,值得程一针如此付出。

      众人都散去后,清露才如梦初醒,“阿宁,你该吃药了!”一如既往地亲自试了药的温度,然后服侍公叔宁歇晌,结果,公叔宁还没睡着,她自己倒先睡得昏天黑地——实在是她最近太累了,好在,该做的事儿,她都全都干完了。

      又用了五天的功夫儿,寿公公写的这份不伦不类的折子,到达了公叔瑾的手中,而此时的秦怀恩正忙着精心安排那些歌舞姬呢!

      既然秦怀恩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公叔瑾就很大度地原谅了公叔宁这小小的“任性”,他对公叔宁不是没有疼爱和愧疚的,所以在没触动他底限(或者该叫做利益?)的情况下,他还是很真心地宠着公叔宁的。

      不过,公叔瑾却对程一针的“提醒”有了印象。

      是的,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又对程一针本人以及程一针和秦怀恩之间的感情不了解,公叔瑾把程一针的话,当做了善意的提醒。

      要知道,程济远很早之前就被公叔瑾收到了麾下,包括整个程家,若不然公叔瑾也不会在尚未得势时,将公叔宁随身御医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程济远,就连当初救回公叔宁的那杯临时改了配比的毒酒,也是程济远换的,可以说,程家是有从龙之功的人。

      密折到达京城后又过了几天,秦怀恩的兵器全部造好了,别说秦怀恩对这三件兵器极为满意,就算是工匠本身,也认为这是他平生的最得意的作品。

      事实证明,秦怀恩的这四件兵器,不仅成了秦家的传家宝,还成为全朝的一个传奇,历经千多年后依旧被人传颂,远远比大楚王朝的寿命长上太多了。

      可是现在,这样堪称宝物的兵器,却并没受到应有的尊重。

      刚一过了江,秦怀恩就带着潘凌峰和其他人分开走了,那些下人、亲兵护送娇娇怯怯的歌舞姬们,自然是要慢行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