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第369章 送礼的关键-《从良种田纪事》
第(2/3)页
可这些事,身为秦家的一份子,秦怀礼却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
秦怀礼也疑惑,这些拉拉杂杂的小事儿,为何满县城的人都知道得这么清楚吗?
说到底,无非就是一个字:粮!
就因为山上秦家有粮,才让小岭村现在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重点。
村长因此变成了里正,以往开炭窑的孙掌柜也在短短的时间内,一跃变成了孙东家。
现在孙东家手中,除了原本和赵东家合股的炭窑,还有三家专门生产出售蜂窝炭的作坊。
这三家作坊能这么快地建起来,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并不全是因孙东家的努力,而是和县太爷所代表的官府支持分不开的。
当官府发现了孙东家和清露的合作方式后,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散粮方式实在是太妙了,公平公正,还让三方都获利,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就算受灾再厉害,也能做到望山巨山两县无饥民。
这是多么大的政绩啊,官府怎么可能不支持?!
而且,这并不是官府第一次注意到小岭村山上秦家,自从清露大量收购粮食,有关灾年的谣言从小岭村流传出来,就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好在,清露没做任何恶事,又有程一针的保护,现在又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官府的“恩人”,这才没受到什么伤害。
秦家却不同了,在这样连番且高强度的关注下,秦家的所作所为早已无处隐形。
“哎呀,哎呀,”给秦怀礼传递消息的那位师长说到最后,忽然感叹道,“秦四郎,我对你们秦家真是又敬佩又羡慕啊,”如愿收到秦怀礼疑惑的眼神后,接下去说,“敬佩的是,明明家里出了个那么优秀的子弟,却不想着如何收拢,偏生要交恶,这心思可真是不一般呐!”说白了,就是蠢到底了。
秦怀礼满脸通红,默默低下头去,这样的观点先是从秦怀义开始,现在想来,兄弟三人已达成共识了,只有他那个好爹,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就能守着山上这么一座宝山,用些不入流的下作手段去争蝇头小利,到头来,越争越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