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秋收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新收上来的麦子都当陈麦卖高价了,哪里还来的新麦面呢?! 所以大家都要清露的粮食——就算自己家的口粮够了,转手一卖,那也是对半儿的利啊! 程一针揶揄清露,“你那么会算计,怎么肯吃这样的亏啊?!”眼睁睁地将已到手的利润让了出去。 清露反驳道,“我这哪里是吃亏,我这是沾便宜啊,俗话说情意无价嘛,你们家现在这名声,整个就是个‘富人楷模’啊!” 没错儿,现在小岭村山上秦家那绝对是赫赫有名,秦怀恩一出门,对他点头哈腰的人不计其数,有时就连程一针都比不过。 “再说,”清露轻轻瞟了程一针一眼,“我这不也是少给你添乱嘛!”不管有多少银子,清露和秦怀恩现在都是白丁一个,一旦发生和官府之间的问题,都得程一针出面摆平,这点子恩情,清露是不会忘记的。 随着秦大川的退租风潮,从清露口中传出来的,明年是灾年的消息,越传越广,这也是粮食涨价这么快这么猛的原因,这直接引起了官府的重视。 散布这种传言,本来是粮商的拿手好戏,可偏生这一次,就没人找到清露的头上来。 因为清露的粮食,它不卖! 程一针微哂,“少来吧,你无非就是想让我记你个人情,承认你聪明!” 清露这种以粮抵工的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将手里的粮食,直接发放到最贫穷的人的手里,既不耽误自家赚银子,还很公平,没引起任何动荡,并赚足了好名声。 这可比灾害发生时,在县城里舍粥实惠多了,而提前防范的作用,不知在间接中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很多不那么穷的人,现在有事没事儿都会存点儿粮食。 “这个人情,你记也得记,不记也得记!”清露寸步不让地嚣张道,“还有,你吃我们家的饭,用我们家的蜂窝炭……”她又开始算小账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