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诸侯乱则汉室亡-《三国末世录》


    第(2/3)页

    更何况冯宇也有没匡扶汉室,让刘汉王朝恢复到之前皇权集中时代的这个想法。

    朝廷即使不承认这些诸侯,他们也是现实存在的。如此反而削弱了朝廷已经缪缪无几的威望。

    相反若是汉室效仿周天子,朝廷承认一些主要诸侯的名号和现状。将他们的割据现状演化为一种合法分封,以此换取他们对汉室天下共主地位的认同。无疑是汉室当下最佳的选择。

    这样一来,汉室虽没有实力,也没有条件清除各个诸侯。但却能以天下共主的地位,引导整合他们达成一种均势平衡,维持现状。不至于让某个势力实力过大而取代汉室。客观上,也能让天下百姓休生养息,恢复人口。

    蔡邕见冯宇只点头,并没发表自己意见,便继续讲了下去:

    “不料,朝廷派往寿春袁术处的使节被袁术扣押,下入大牢。派往邺城袁绍处的使节没被扣押,但被重打五十军棍,驱赶了回来。”

    “那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袁术那边不知道,但袁绍这边。据回来的使节所说,他刚到达邺城的前几日,袁绍还以礼相待。但后来突然召见他,声称如今宛都的朝廷是被几个公卿把持着,是傀儡朝廷,汉室实际已亡。他袁绍不承认宛都朝廷。”

    蔡邕说到这,抬眼望向冯宇说道:“这都是袁绍的公开的借口,实际的原由肯定不是如此。贤婿能否猜到这二袁的真实想法?”

    冯宇沉吟思绪片刻,答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促使二袁野心膨胀,心怀异志。他们也非蠢蛋,尤其是袁绍,在时机成熟之前不会将此野心公开显露出来。”

    冯宇喝口茶汤,继续说道:“但自朝廷迁都宛城后,汉室虽然不可能夺诸侯之权,集于掌中。但天下共主的地位日益增强,如此一来将大大妨碍二袁的野心实现。

    尤其是此次朝廷公开派出使节,前往各诸侯处进行拜授仪式,颁布休兵止战诏令,取得天下诸侯共识的行为,更让二袁为自己野心无法实现而惶惶不安。”

    蔡邕怒道:“所以,他们要在天下诸侯面前做个姿态,打击汉室的威望,瓦解诸侯与诸侯,汉室与诸侯间的共识。为将来他们实现取代汉室的野心铺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