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局面渐转-《金闺玉计》


    第(3/3)页

    此题,照旧是弹指之间,姑娘轻吹笔尖,刷刷就来。

    答案,六十,一人不多,一人不少。

    正在众人目瞪口呆时,接连第五题,出现在了巨大的幕布上。

    一位老员外郎,一生共育三子,其逝去之时,留下十七匹马与一封遗书。遗书上言:嫡长子,可得全部马匹的一半,嫡次子,可得全部马匹的三分之一,而庶子,则得其九分之一。

    若按其分法,势必要将其中两马分尸方能显公平,然,死马分来又毫无用处。本是兄谦弟恭的三兄弟,为此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刀剑相向。族长闻得此事,出一妙计,既不用将马分尸,亦能按遗嘱行事。试问,此计何计?

    “这十七,根本不可能被三九整除,怎么可能不分尸就解决问题?”

    “是啊,若按遗书上所言,嫡长子可得八匹整马加半匹马,嫡次子,可得五匹马加一匹马的六成,而庶子,则能得一匹马加一匹马的八成多,这怎么可能不分?”

    “可是分了,这马也无用了啊,挣来何用?”

    “可不挣,白送于人,于心不甘呐。”

    此题一出,场内场外,便是一片议论声,其争议性,远超过前题许多。

    而此时,案后尚有六十几人,这六十几人不再向原先那般各做各的,而是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凑堆去,各自交换着意见。

    当然,那锦缎靠前的几人无需如此,他们依旧很有气度的坚守自己的岗位,任人窥视。

    “看到了吗?那几位都没动呢,估计也是想不出来。”

    “咦……那小姑娘动了。”

    “她动了,你信得过啊?”

    田蜜闻言,摇头一笑。她执笔,在雪白的宣纸上,简单写下四字,不遮不掩,淌开放着。

    六十六号案几后的年轻男子见此,微微挑眉,眼露思索。

    此一炷香,与前头几柱截然不同,不再是弹指间定胜负,而是给出了整整一刻钟的时间。

    田蜜便老神在在的坐着,等着这一刻钟过完。

    而此刻,北方一厢房中,窗前坐了两人,左边紫色官服的问:“那小姑娘何许人也?我见她连过四场,所算结果快而准,想来有几分本事。”

    “德庄之中,从不曾耳闻过。”另一人道:“前四题,除了第一题较有玄机外,其他三题,难度不算大,并不能体现出水准来。这女娃能过那四场,也不过是个中等而已,尚不值得另眼相待。除非,这场,她亦能过。”

    “我倒觉得她挺有意思,小小年纪……”

    低低的趣味声被场上激烈的争论声压下,可惜直到香柱到底,都没得出个较有说服力的结论来。

    无数双眼睛巴巴望向那标志性的几人,却见几人如老僧入定般稳坐不动,众人急得心肝都在疼,却没有半分用。

    直到香燃尽的前几个刹那,方见那几人纸笔,笔走龙蛇,转瞬间便草写出了答案,转瞬间侍者便收了答案。

    扼腕啊扼腕,集体扼腕。(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