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机会来了-《金闺玉计》


    第(2/3)页

    夜越来越深,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火渐次熄灭,烟灰色的薄雾中,间或能听见几声狗吠,一片宁静安然。

    次日,田蜜早早就起床了,她出门的时候,外面是一片灰麻,晨露湿衣,有些冷意,谭氏提着气死风灯送她到村头。卯时许,陆续有人自此经过,田蜜并没有随便跟上去,而是仔细认了人,对她家不太友好的,那是绝对不能同行的。

    等了好一会儿,谭氏都开始着急了,田蜜才眼睛一亮,跟一个汉子打招呼。

    “大叔,早。”田蜜清清脆脆地跟蛇娃他爹打招呼。

    “早啊。”蛇娃他爹笑着回了句,很热心地问:“是田家姑娘啊,怎么,你们也要去县里?”

    谭氏于是拉着田蜜上前,麻烦蛇娃他爹带一程,蛇娃他爹并没推辞,招呼着田蜜坐上他的牛车,推着她上县里。

    杨柳村到富华县有十二里路,蛇娃他爹推着东西,脚程稍慢,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到。到了县里,田蜜婉言谢过要陪同她办事的好心大叔,一个人问着路,找到了集市。

    她并没有一来就去找织宝堂,而是本着知情原则,到处打探了下情况。

    昌国的集市内设有一列一列的行,同业店铺常集中在同一行或数行之中,对百姓进行交易。

    田蜜东瞅瞅西看看,见到哪个面善的大叔大婶闲着,就蹲在旁边唠嗑唠嗑。一个时辰下来,把物价了解的差不多。

    这里和中国古代类似,一两黄金=十两白银=十贯铜钱=一万文铜钱。大米十四文一斗,白面三十文一斗,一匹绢两百三十文……

    田蜜溜达完,已经快巳时了,这个时间赶集市的差不多都回家吃午饭了,店铺生意不是很忙,她正好去织宝堂。

    东阳巷在县南,巷子左右都是些小商铺,来往的人不多,她沿路问着,很快找到了地方。

    店铺进门的右手边有个高高的柜台,织宝堂的掌柜就在里面清点着账务,听罢田蜜来意后,很爽快地收了东西支了钱。

    “姑娘拿好。”织宝堂的余老板将二十四个铜板放在田蜜手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