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竹钊江-《重生从传奇开始》


    第(1/3)页

    望着眼前略显疲态的竹钊江,卫家不禁有点出神,前世的竹钊江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物。

    华夏有许多低调而实干的企业家,比如菊花厂的老总任工、物流企业顺风的老总王伟、娃哈哈的老总宗庆都是类似的人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根本看不到他们的信息。

    直到后来互联网愈加的发达,各种自媒体的出现,才让这些原本名声不显的传奇人物,一一浮现在世人的面前,被世人所熟知。

    相比于以上这些人,竹钊江的身家、地位可能没有他们这么高,但他和他创立的川音手机却明明做出了惊人的成就,却比以上这些人更加的低调和不为人知。

    一家营收数百亿,出货量全球第四,号称非洲手机之王的手机企业创始人兼老总,居然连一条百渡百科都没有,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发达、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年代简直不可想象。

    如果不是后来川音手机国内申请ipo冲刺科创板,加上一部分自媒体人的介绍,估计全国99.99%的人都不会认识和听说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家企业。

    如果说菊花厂的任工是将“工贸技”做到了极限,那么良心想的柳工和川音的竹钊江就是将“贸工技”发扬光大的典型,只不过两这两人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人最后都只做到了“贸工”,而无法对“技”进行深入研究。

    良心想是不愿意做技术,在良心想看来,我只要做销售就能赚钱的话,我又何必去做什么技术?

    要知道良心想的研发投入一直不足自身营收的2%,这是良心想的传统!

    比如良心想17年全年营收高达454亿美元,研发费用却只有12.73亿美元(约合81亿元人民币),占比营收2.8%已经是良心想历史上第二高的研发投入,和同年菊花厂900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比起来,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也难怪良心想会走下坡路。

    川音想做技术却没有钱,它的营收远远比不上良心想,可以用于研发投入也就更少,加上川音的定位和良心想不同,对技术的要求没有那么迫切,对研发的投入也就没有那么积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