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如迷似雾-《汉明》
第(2/3)页
在朱媺娖发动之前政变后,吴争并没有对朝堂进行清洗,而是当夜就直接调右营渡江驰援李定国了。
唯一动的,就只有首辅这个位置,但也不是清洗,而是黄道周选择自尽之后,首辅之位空了出来。
吴争只是任命了王翊,以御史大夫代行首辅之职。
如今,以王翊为首,冒襄、马士英为辅,真正将内阁控制住了,加上宫中已经没有强大的掣肘力量,于是一切都好办了。
这并非说,朝野已经没有了吴争的反对者,而是迫于强大的压力,许多人选择了蛰伏,亦或者是改投吴争这边。
可被吴争视为根据地的杭州府,却乱成一锅粥,可这也并不代表着,杭州府及周边军民,是真正反对吴争的。
很多时候,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相,甚至于亲眼所见,都未必是真相。
所以,吴争选择了明面上不理会,做自己该做事,让他们乱去吧!
这其实与钱肃乐所说“欲大治必先大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正象之前吴争劝解诸将时说的,“……人这一生,做成一件事,足矣”。
驱逐鞑虏,恢复华夏,功在当世、千秋万代!
此功若成,谁能抢去?
后方乱成什么样,那都是暂时的。
建兴三年,七月初一。
距离吴争颁布北伐令,过去半个月多了。
各卫新兵的补充,军队的调度,以及补给的准备,大体上皆已完成。
唯有弹药少了些,因为战争造成原料的短缺,及杭州府的动乱,使得军工坊财力、物力皆开始跟不上,生产陷入了半停滞状态。
吴争知道,这现象很不好,但正是因为这种困境,才更需要趁热打铁,否则,气一泄,此次北伐便会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吴争在徐州,向各卫下达了总攻令。
以沈致远枪骑、祖泽润部骑兵、蒋全义锐士营组成西路大军,北攻顺德。
以陈胜、鲁之域、池二憨三部,直取济南府,继而进逼河间府。
战略目的是,清扫山东、河南境内一切清军残余,或者迫使清军向顺天府方向集中。
然后与已经收复的天津三卫连成一片,使得敌京师与外通道全部切断。
一时间,近十万大军悍然北向,数以十万计的民众为劳役,承担着为将士输送物资的重任。
行军路上,满耳皆闻将士唱着战歌,“……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豪迈的歌声,使得沿途闻风而来投军的青壮源源不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