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善恶须报-《汉明》
第(2/3)页
可没等吴争抬步,方光琛急呼道:“六百万两金银财货……就算换不回方某性命……也请殿下开恩,换方某家人、族人……殿下……!”
方光琛“膨膨”以头击地,力道之重,没几下就血染地砖了,敢情,这是真急了。
吴争皱眉,慢慢转身,“哪来的六百万两财货?”
“是平西王这些年所积攒下的……。”
“满口胡吣,吴三桂手下十余万大军须供养,如此乱世,竟还有六百万两积攒……尔敢愚弄本王?”
“殿下明鉴……方某从父辈时,就一直追随平西王,从他发家至引清军入关,再到经营西北……方某绝不敢哄骗殿下!”
方光琛急将这笔财货的出处,与吴争说了。
这确实是吴三桂十余年的积攒,早从祖大寿经营辽东,关宁铁骑纵横北地时起,这有了这笔财货,只是那时还不到五十万两。
而崇祯上吊之前,最后一笔协饷,交到吴三桂手中时,吴三桂就纳入了私囊,这笔饷银有六十多万两之数。
然后这笔银子随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越滚越大,这其中有清廷的恩赏,也有吴三桂在山西的索贿,更有经营西北时,对沿途各府的搜刮,甚至,有纵兵劫掠的脏银。
而吴三桂在西北的十余万大军,起初是清廷发放粮饷,根本用不着吴三桂自掏腰包,直到北伐军攻破徐州之后,清廷财政捉襟见肘,粮饷才断断续续起来。
直到年前,阿济格从凤阳府溃退,徐州正式与凤阳府及江南连成一片,吴三桂才彻底断清廷的补给。
但,他奉清廷旨意,率军东移之前,还是在陕甘一带,雁过拔毛地刮了一遍。
这就是财货的主要来源。
吴争信了,问道:“这笔财货,如今在何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