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舍我其谁-《汉明》


    第(2/3)页

    “谢首辅大人赐坐。”冒襄也不客套,一屁股坐在了黄道周左手边。

    黄道周不断地打量着冒襄,许久,才问道:“吴王究竟作何打算?”

    冒襄没有抬头看黄道周,只是平静地答道:“王爷给首辅信中,想来已经说清楚了……就不必学生再赘言了吧?”

    黄道周愠怒道:“老夫只是一时被这事惊着了,可老夫毕竟不傻……英明如吴王殿下,岂能不清楚此时撤兵的后果……就算你能哄瞒老夫,可满朝重臣可不是蠢物,以你区区一个吴王麾下的参军,一跃便窃居阁臣之位,这还不算,一到任就上疏妄言国事……还是这等惹天怒人怨之事,真当朝堂无人了吗……说吧,此时已无他人,就算是吴王亲来,总也不能让老夫蒙在鼓里吧?”

    冒襄抬起头来,直视着黄道周,“知道瞒不过石斋先生,学生也不想瞒……既然先生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如先生所猜吧!”

    “放屁!”黄道周暴了粗口,他此时恨不得扇冒襄一耳光,“这是仅凭老夫猜的事吗……这关乎国朝兴衰、北伐大业和千百万百姓福祉之大事……讲!”

    冒襄终于开口,他将事情与黄道周讲述了一遍,只是,他将一切都揽在了自己头上,就是说,此事是他一意向吴王进谏,吴王在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此计可行,这才派他来说服朝堂。

    那边黄道周听着,从最初的惊怒到不安,慢慢平静下来。

    此计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韪,可细想起来,确实有着它不可替代的道理。

    黄道周是经历过清军南下头两年局势的人。

    隆武朝从建立到兴旺,再到衰落,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真是朝堂腐败的结果吗?

    不,绝对不是,事物的新生、成长、强壮、衰落,有着它的定律。

    不说当时隆武朝坐拥各路来投的明军、义军数量高达三十余万之众,就说黄道周自己手下,就召集起四、五万人马。

    刚开始时,明军涤清了闽地清军,声势之壮,大有一举反攻北伐的气势。

    可多铎等部清军一至,一次、两次,乃至屡战屡败,打得明军气势全无,往往是听说清军来了,便闻风而遁,敌人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占领城池。

    这绝不是政治腐败的事,至少不能全怪责于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