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挡的演变-《汉明》


    第(2/3)页

    之上综述,就是北伐军坚守盱眙城半月未失的主要原因。

    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正是待罪之身的拜音图,终究抗不住阿济格一而再再而三的畅饬令。

    阿济格在得到了兖州多尔博的明确答复,同意出兵增援凤阳府之后,立马精神抖擞,决意将盱眙做为反击的突破口,准备与北伐军见一真章了。

    那么,拜音图就抗不住了。

    建兴二年,八月初三,凌晨。

    盱眙争夺战,再次进入了白热化的攻防激战中。

    ……。

    盱眙城内,县衙。

    池二憨、史坤、黄大洪三人在争论。

    但他们争论的不是该不该坚守或者该不该撤退,他们争论的是,该不该急报杭州府,向吴王求援。

    战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原本这三人的任务是突袭,不,准确地说是偷袭泗州。

    可如今局势大变,已经完成不了偷袭,那么,处于绝对兵力劣势下的守军,有没有必要再在此消耗兵力,作均为的牺牲?

    这才是三人争论的重点。

    特别是史坤、黄大洪,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

    史坤认为,只要没有接到撤退命令,那就必须按原计划行事,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轻言撤退。

    可黄大洪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人奉命至天长时,吴王并不知道眼下这一切变局,那么,做为前方将领,有必要去提醒、劝谏主公对命令进行必要的修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二人相持不下,把目光都投向了池二憨。

    池二憨是三人中,最接近吴王的人,也是最后来的。

    自然最有发言权。

    可池二憨也不知道啊,他率军出发时,海州还没有被攻破,广信卫也还没对临淮发起强攻,姜瓖也没临阵倒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