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汉明》


    第(2/3)页

    其次是李过的优柔寡断、不思进取,让阿济格有了调动兵力进攻天长的余暇,如果李过一直进攻,牵制住阿济格,阿济格哪有闲心去扫荡天长“山贼”?

    最后是海州的失守,吴争没料到,比福临还小的多尔博,竟会火中取栗,突然派大军进攻天长,在吴争的计划内,沈致远是兖州势力中除多尔博之外,权势实力最大的人,蒋全义与沈致远又有一段香火情,沈致远怎么也不会撕破颜面,去全图攻打海州。

    只要沈致远不出动他的新军,那么,以蒋全义的能为和数千老兵,辅以海州坚固城墙,清军不派个几万人、打上一、二月,是绝对攻不下海州的。

    有这一、二月的时间,一切都了答案,所以,吴争想到了海州可能面临敌军压力,但依旧没有重视起来,只派了钱翘恭率新组建的风雷营北上。

    这三点意外,结果造成了局势的异变。

    吴争不得不改变原有战略战术,将一场有限的报复战,直接升级为战术决战,简单地说,不是战略决战,而是以战促和,这个和,就是要逼迫清廷退让,改变禁运物资的政策。

    这就是熊汝霖、张国维等人,一再劝阻吴争不要孤注一掷的真正原因。

    但吴争坚持认为,强国军事,不能少了国家报复,特别是清军在海州屠城,这触犯了吴争心里的底线、逆鳞!

    从吴争光复应天府之后,近五年来,清军已经再不敢屠城了,甚至连擅杀平民这类事都很少听说,其中原因,一是清廷政策开始怀柔,譬如提倡满汉通婚之类的,另外一点就是,清廷忌惮吴争的报复,要知道,刚开始两年,北伐军从来不留俘虏,满族人口少,杀一个少一个,清廷确实是怕了,这才有了在吴争的“敲榨勒索”下,清廷不断地化银子赎被俘的满清贵族将领。

    这渐渐地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默契,那就是不杀俘虏了,在战后换俘虏或者用银子赎买。

    可现在,济席哈、蓝拜在海州打破了这种默契。

    那么,吴争自然不会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特别是淮安府已经成为自己治下的时候,北伐军就必须报复,狠狠地报复。

    吴争原本是想围住阿济格及其所部,用来要挟清廷退让。

    可现在,吴争不想这样了,他改变了主意,那就是要歼灭阿济格及其所部,彻底收复凤阳府!

    在建新朝颁布废除之前和约,对清廷宣战之后。

    在吴争勒令李过率广信卫对凤阳发起强攻之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