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历经磨难的东藩-《汉明》
第(2/3)页
理由还是同一个,海天相隔,劳民伤财,弃之!
直到万历年间,倭寇侵扰沿海,朝廷为防倭寇,再设澎湖游兵。
但这次明朝对澎湖的管辖十分薄弱,福建巡抚黄承玄在上疏中写道,澎湖游兵,有守之名,无守之实矣。
直到天启五年,荷兰人入侵澎湖,明朝被迫增加军队,筑城于澎湖,设游击一,把总二,统兵三千,筑炮台以守。
但是等倭寇剿平之后,最终撤兵移饷,明朝还是放弃了澎湖。
大明享国近三百年,最终没有将版图拓展向海外,唯一的跳板澎湖巡检司,也是立了撤,撤了立,可谓令人感叹万分。
其真正原因,还是大明的禁海令,让东藩岛成了无主之地。
“皇明世训”极大的约束了后面几个皇帝对海外用兵的心思,当然,大明文臣与皇帝之间的龌龊,和言必称祖训的猖狂,更让历朝皇帝没了对东藩岛用兵的可能。
那么,这百年里,在澎湖以东的东藩岛,又是谁或者谁们在折腾呢?
海盗,先是海盗。
这里就得提起一人,名叫颜思齐。
颜思齐本来是漳州海澄县人,后来因为犯了杀人罪流亡倭国。
以经营两国间的贸易为生,但明朝嘉靖之后,两国间之间的海上贸易是违法的,颜思齐就此沦为海盗。
原本这职业干得挺好的,因为此时实力最强的大明朝,对海外没有兴趣,颜思齐拉上一批人,搞几条船,做着无本买卖,日子过得不要太潇洒。
可问题是,人的野心,都是因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颜思齐有钱了,手下也有人、船了,他想占为王,鸠占鹊巢了。
如果他想占东藩岛为王,那咱们现在就要对他竖大拇指了,颜思齐铁定比郑森早啊。
可颜思齐要嫌弃东藩岛荒凉,他把主意打到了倭国上了。
颜思齐居然密谋推翻德川幕府,行取而代之之事,并且付诸了行动,太牛了,可惜志大才疏,加上没有足够强大的后盾,最后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颜思齐在两国都失去了立足之地,好在海上是他的老家,于是,颜思齐率残部正式进驻了东藩岛北部,为了生存和发展,他终于耐住性子,多次派遣船只悄悄到闽地招募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开发东藩岛北部了。
第(2/3)页